在人口老齡化加速大背景下,醫養結合成為應對養老挑戰的關鍵路徑。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視醫養結合工作。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圍繞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作出重要部署,提出促進醫養結合。
省委、省政府對我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作出工作部署,明確提出做大做強大健康產業集群,把大健康產業作為重點打造的萬億級支柱產業之一,持續推進康養結合、醫養結合,大力發展高端醫療裝備、生物制藥、現代康養等產業。2024年,湖北大健康產業規模突破萬億元。
根據省委批準的省政協2025年協商計劃,4月30日,省政協組織召開“促進醫養結合”月度專題協商會,政協委員、專家學者、政府部門及行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為推進醫養結合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聚智添力。
會前,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聯合農工黨湖北省委會組建調研組,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養老服務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專門聽取有關部門情況介紹,深入基層了解實情,并赴外省開展考察學習,形成35份沉甸甸的調研報告。
會上,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主任秦宇作主題發言。朱梅、王芙蓉、謝俊明、王行環、劉松林、蹇宏、向仕蓮作協商發言,從多個方面就醫養結合高質量發展提出諸多真知灼見。徐芳、李丹、舒敏分別提問,與省直有關部門互動交流。
■強化制度保障,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醫養結合
醫養健康不僅是民生事業,也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秦宇在主題發言中表示,我省在促進醫養結合工作方面,不同部門在政策制定、資源分配和監管執行上存在差異、未能貫通融合,扶持政策“碎片化”。
他建議,將醫養結合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十五五”規劃、納入深化醫改總體布局、納入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發展規劃、納入重點民生實事。加快制定《湖北省養老服務條例》,設立醫養結合專章。系統梳理現行各類醫保、民政、社會福利政策,優化簡化城鄉居民申報醫養結合支持政策流程,確保各類支持政策“應享盡享”。
“借鑒有關省份做法,建議成立推進全省醫養結合工作領導小組,或省政府醫養結合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各方資源,定期專題研究推進醫養結合工作,及時制定出臺高質量推進醫養結合的政策措施、規劃制度和實施方案,并適時監測、評估、通報,推動工作落實。”秦宇說。
中共二十大報告提出,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這是補齊社會保障體系短板的重要內容及促進醫養結合的重要舉措。”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湖北省委會副主委、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院長王行環說。
他建議,完善我省長護險制度推進政策舉措,學習借鑒山東省經驗做法,在荊門、宜昌試點的基礎上,及時總結試點工作經驗,持續擴大試點范圍,力爭在“十五五”建設期內實現全省居民長期護理保險全覆蓋。建立穩定的多渠道籌資機制,根據不同群體經濟能力,制定分級繳費政策,對低收入家庭和農村居民給予適當減免。加強對長期護理險的運行管理,確保基金安全。
“社會力量參與醫養結合,能夠進一步豐富服務供給、提升服務質量,有助于更好地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健康養老需求。”省政協委員、省總商會副會長、省楚商聯合會秘書長蹇宏說。
他建議,完善政策落實機制,明確責任主體,確保政策文件中的各項措施能夠得到有效落實。加強監督評估,通過定期檢查、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對各地醫養結合政策的執行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及時發現問題并督促整改。建立反饋機制,及時調整和優化政策措施,使政策更加符合實際需求和老年人的利益。加強資金保障,推動醫保政策創新,加大財政支持力度,促進社會力量參與。
■整合資源要素,以醫養產業壯大文旅產業
產業升級是提升醫養結合服務水平的關鍵。
委員們調研發現,我省現有醫養結合產業集中度較低,醫養+旅游、醫養+互聯網等新興醫養結合產業零星發展、不成規模。
“學習借鑒山東經驗,整合資源,強化產業升級。”秦宇建議,將醫養健康產業列為全省重點支持發展產業之一,設立醫養健康產業基金,推動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的深度融合與共享。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醫養結合機構,促進高端、中端、普惠性醫養機構共同發展,推動養老服務產業規模化、集群化、品牌化發展。
“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文旅產業成為推動湖北高質量發展強勁動力。
4月25日,湖北高規格召開全省文化旅游發展大會,省委主要負責同志擔任“湖北文旅首席推薦官”,以山水為筆、以文化為墨,向世界發出荊楚之約。
秦宇建議,著力發展智慧醫療、健康養老、康養旅游、養生保健等醫養健康產業新業態,開發醫養結合旅游產品、文化活動和體育項目,鼓勵醫藥企業、醫療器械企業研發生產適用于醫養結合的產品和設備,推動醫養結合與旅游、文化、體育等產業融合發展。
“以醫養產業壯大文旅產業,打造醫養品牌。”省政協委員、湖北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湖北時珍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劉松林說。
他建議,開發特色產品,推出串聯森林療愈、硒泉理療、苗藥體驗的“硒都療愈之旅”;設計融合民族文化IP的“非遺康養周”。建設旅居基地,打造“旅居+醫養”綜合體,提供月度套餐。整合“硒養云”平臺,打通景區、醫養床位、健康數據,實現“一鍵預約”服務。
湖北作為中醫藥資源大省,近年來持續推動中醫藥產業與養老事業高質量融合發展,目前,基礎設施已初具規模,產業融合初見成效。
“進一步發揮中醫藥產業優勢,優化區域資源協同、深化醫養產業融合,打造醫養結合‘湖北樣板’。”省政協委員、農工黨恩施州委會主委向仕蓮建議,支持恩施、神農架、宜昌等毗鄰地區打造“鄂西中醫藥康養走廊”,推動中藥材種植基地、中醫診療機構、康養社區“三區聯動”發展。將中醫藥醫養結合納入省級大健康產業重點項目庫,開發藥膳食療、森林康養、中醫理療等融合產品,打造“中醫藥+文旅+康養”特色IP。
■完善體系建設,為老年人就醫搭建“高速路”
構建完善的醫養結合服務體系,是滿足老年人多樣化需求的必然要求。
秦宇建議,加速推進公辦養老機構基礎設施改造和居家養老床位改造提升行動。加快建立醫養人群信息綜合平臺,積極推動城鎮社區養老服務信息網絡平臺向農村延伸。積極探索農村互助養老新模式,加強社區養老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智慧健身項目。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利用數據分析技術,為老年人提供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加強人工智能在醫養領域的應用,推進AI問診和遠程醫療服務。
“推動醫療與養老資源深度融合,促進機構協作網絡化,盤活存量資源。鼓勵三級醫院與養老機構建立對口支援機制,開通‘綠色轉診通道’,為老年人就醫搭建一條暢通無阻的‘高速路’。”省政協常委、民盟湖北省委會專職副主委朱梅說。
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增進老年人福祉,離不開一支高質量的養老服務人才隊伍。
朱梅建議,支持高校開設 “醫養結合” 相關專業,定向培養老年醫學、康復護理、心理輔導等復合型人才,為醫養結合服務提供人才保障。建立醫養從業人員資格認證體系,完善職稱晉升和薪酬激勵機制,吸引醫護人員向養老服務領域流動。
省政協常委、華中科技大學護理學院院長王芙蓉建議,健全醫養協同人才發展體系,構建醫養結合專業人才三級培養體系,完善專項技能認證體系,培育一批具備專項技能的適宜技術人才。通過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實施“1+X證書”制度,重點推進養老護理員技能延伸認證與護士執業范圍拓展,培養全能員工。推動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管理干部雙向掛職,構建“臨床—管理”復合能力模型,培育具有資源整合能力的醫養結合運營管理人才。
粵港澳大灣區在醫養結合領域先行先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常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香港亞洲醫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俊明認為,湖北可釋放醫療資源效能,激活市州康養產業潛力,讓老年人獲得性價比更高的服務,最終實現醫療資源優化、區域經濟協同、民生福祉提升的三重目標。
他建議,湖北借鑒香港和大灣區相關醫養經驗,推動醫療資源下沉與康養模式創新,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探索醫養結合保險模式,推動高端養老與跨境醫療服務發展;推動醫藥互通與國際人才交流,提升醫養服務質量和專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