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美麗鄉村,改善農民生產、生活環境,提升農民生活幸福指數,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當前,美麗鄉村創建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脫離實際模仿創建、提高標準舉債創建、動員農民出資創建、多頭投資重復創建等,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也造成了建設資金的浪費,甚至誘發了各類腐敗問題。
為此,建議做到“五個同步”,確保美麗鄉村建設順利進行。
一是工作指導同步。國家、省、市(縣)應當成立美麗鄉村建設指導委員會,設立美麗鄉村創建辦公室,負責指導轄區內的美麗鄉村創建工作;鄉鎮應當設立美麗鄉村創建指導辦公室,負責抓好所轄行政村(社區)的美麗鄉村創建工作;村(社區)應當因地制宜、尊重民意,積極行動、穩步推進。
二是上下規劃同步。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必須先行。國家應當將美麗鄉村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按照“因地制宜、穩步推進”的原則,切實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省、市(縣)和鄉鎮應當在國家總體規劃的指導下,認真做好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工作。鄉村應當按照上級規劃意見,切實落實美麗鄉村創建工作方案。上下規劃同步,可以做到全國“一盤棋”,避免“一哄而上”、“創造條件上”等現象。
三是項目建設同步。應當按照美麗鄉村建設規劃,整合美麗鄉村建設補貼資金、國土整治項目資金、農村環境整治項目資金、通村公路建設補助資金、鄉村衛生室建設補助資金以及農村商貿、物流等項目建設資金,實施“合力攻堅”,可以避免“舉債建設”、增加農民負擔等現象。
四是資金管理同步。國家和省級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和資金下達市(縣),實行市(縣)級財政代管,確保美麗鄉村建設所需。同時,省、市(縣)應當組織工作督查專班和資金審核專班,深入美麗鄉村創建村進行工作督辦,開展項目資金使用情況督察,防止發生項目資金挪用、截留等問題。
五是考核驗收同步。省、市(縣)應當因地制宜地制定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并組織專班,按照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和標準,切實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考核、驗收,達到標準的,公示、授牌,給予適當獎勵或補貼;不達標的,提出整改意見,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整改,確保美麗鄉村創建到位。
六是文化培育同步。在進行鄉村環境改善的同時,必須注重鄉村文化的建設。要健全完善村民教育管理機制、矛盾糾紛調處機制,要以《村規民約》為核心,切實加強村民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培育、文化娛樂習慣培育、民風民俗習慣培育、環境衛生習慣培育,真正做到鄉村環境美、行為習慣美、村民心靈美。
(鐘祥市政協 武永成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