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來,我省大力開展鄉村公路建設,實現了村村通水泥公路目標。基層群眾在為出行條件大為改善感到欣慰同時,鄉村公路管護和運營面臨的問題也讓人擔憂。
一、鄉村公路管護和運營存在的主要問題
1.養護責任不到位。有的地方鄉村公路養護主體責任不明確,群眾都認為農村公路管養是交通部門的事,造成養護工作抓得不得力。同時各地也存在缺乏有效養護管理機制,管理不到位。
2.交通標志不完善。鄉村兩級公路的一些危險路段上因建設之時資金不足,沒有設置交通標志,給行車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
3.超載超限問題突出。鄉村道沿線亂搭亂建,占道經營,很多通村水泥路為服務地方企業,超限超載難以治理,路面損毀嚴重。
4.路面窄安全隱患大。近年來實施硬化建設的路面為3.5米寬的鄉村公路,由于路面較窄,加上路肩養護不到位,路肩水土流失嚴重,雜草叢生,行車視線較差,交通量大的路段經常堵塞,甚至引發交通事故。
5.運營管理有漏洞。農村公路運營有“三無”車輛,給交通安全帶來嚴重隱患,參與客運的車主有的暗中漲價,群眾有意見。
二、今后加強鄉村公路管護和運營的建議
1.加大鄉、村級公路建設資金的投入,加快完善鄉村公路標牌、標志建設和危橋建設,對已建好路面的鄉道、村道的路肩及邊溝實施硬化建設,不斷提高鄉道、村道的通行能力和行車安全,更好地服務農村經濟發展。
2.完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機制。一是作為農村公路的養護主體縣級人民政府應建立縣級農村公路管養專門機構,鄉鎮成立鄉村公路養護站,村級明確專人常年負責管護工作。二是建立長效機制。學習借鑒外地養護管理經驗,建立科學、有效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機制,實現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標準化、制度化。
3.依法管理。依據公路法,加大農村公路路政執法管理,交通、路政部門聯動,對超限超載、亂挖、亂建等所有鄉村道路違章行為堅決進行清理,甚至必要的處罰手段。
4.加強培訓。開設公路養護管理人員培訓班,聘請公路管理專業人員講授公路養護的基本知識、方法,提高養護人員的技術水平,逐步提高鄉村公路養護隊伍的整體素質。
5.規范運營。設置對參與客運的準入制度,嚴格限制“三無”車輛參與運營,加強對駕駛員的教育培訓,培養駕駛員的駕駛習慣和安全意識,工商、運管部門要加強對運營車輛管理,規范票價,防止亂收費和漲價行為的發生。
(竹山縣政協 陳 國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