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是指除固定航線的干線飛行和支線飛行外,所有民用航空活動的統稱。通用航空涉及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包括企業和個人的公務飛行、教學飛行、空中觀光、體育航空、工農業生產、城市治安、森林防火、應急處理、醫療救援、環境保護等,具有產業鏈條長、服務領域廣、帶動作用強等特點。日前,國務院出臺了《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將低空空域管理范圍由1000米擴大到3000米,解決了通用航空“上天難”、“落地難”等突出問題,為通用機場及通用航空產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提供了歷史性重大機遇。
據北京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航空產業園運營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根據國家通用航空產業“十三五”規劃發展目標,對我國通用航空的前景進行了測算,到2020年我國通用航空市場規模將達到3400億元,其中,通用航空器1310億元、通用機場1000億元、飛行培訓42億元、運營維保后市場1048億元。
就十堰市而言,目前發展通用航空產業的條件已初步具備,鄖縣成功撤縣設區,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晉升為國家級,東風與沃爾沃合資公司落戶,武當山機場、四條高速公路相繼建成,漢十高鐵全線開工,武當山旅游資源通過國際道教論壇得到廣泛傳播,生態有機茶葉和中藥材資源通過國內產業整合得到長足發展,制約十堰發展的空間、交通等要素瓶頸逐步打破,實現了區域發展空間格局的根本轉變和經濟產業的優化升級。發展通用航空經濟,是促進鄂西北經濟增長的“發動機”,能更好地對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和湖北開放開發大格局;是全面深化與京津冀地區對口協作,不斷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擴大在鄂豫陜渝毗鄰地區的影響力和輻射力;是堅持生態立市、產業強市、文明興市,建設生態十堰、人文十堰、創新十堰、開放十堰、幸福十堰的必由之路。
據2020年國家民航產業發展目標,“十三五”期間全國續建、新建機場項目74個,其中就包括目前運營良好的十堰武當山機場續擴建工程。
湖北省十三五期間,著力構建“1-3-5”航空產業發展總體格局,主要包括:一個龍頭,即以武漢為全省航空產業發展龍頭;三條航空產業經濟帶,即打造鄂北航空產業經濟帶、鄂南航空產業經濟帶、鄂東航空產業經濟帶;五條低空飛行航線,即開辟以武漢為中心的鄂東、鄂北、鄂南,貫穿十堰、神農架、恩施的鄂西,襄陽至荊州的鄂中低空飛行航線。五月下旬,武當山機場相關負責人又來到竹山縣,對擬投資3.5億元的竹山通用航空機場進行選址規劃,據《十堰2049遠景發展戰略規劃總報告》和《十堰城市總體規劃(2015-2030年)(修編)初步方案》,2049年,十堰交通在航空方面,除了竹山通用航空機場外,房縣、竹溪、鄖西也將建三類通用機場,預留均縣鎮的二類通用機場,中期支撐山區湖區的急救等航空需求,遠期支撐未來湖區新經濟產業的高端商務出行、高端旅游產品升級及環湖的旅游體驗交通系統。
鑒于上述發展形勢,張灣區部分政協委員在對轄區新興產業視察過程中提出,
一是爭取國家、省級相關政策,效仿襄陽市,規劃建設鄂西北通用航空產業園,引進國內外通用航空器、零部件制造商,引進飛行培訓產業企業。
二是在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設立空乘專業,培養空乘專業人才,儲備人才資源。
三是爭取資金和政策,加快推進竹山、房縣、竹溪、鄖西二三類通用機場建設進度,爭取張灣區、鄖陽區等城區通用機場建設指標,為城市創文、綜合治理、抗災減災提供便利條件。
(十堰市張灣區政協 林立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