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銘記就是傳承,最好的傳承就是奮斗。”9月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為進一步凝心聚力,提升委員履職效能,省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組織開展了“銘記歷史 感恩奮進”——觀看九三閱兵談體會活動,來自民主黨派、科技、教育、體育、醫衛等多個界別委員踴躍參加,暢談心得體會。大家一致認為,觀看閱兵式讓人心潮澎湃、深感震撼,充滿了對歷史的緬懷和對祖國的自豪,表示要將偉大的抗戰精神轉化為履職的強大動力,以史為鑒,奮勇前行,積極展現新時代政協委員的責任和擔當,為助力支點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省政協常委、副秘書長,農工黨湖北省委專職副主委黃惠寧:此次閱兵不僅是對歷史的深情銘記,更是對和平的珍視、對未來的莊嚴宣誓。觀看九三閱兵,對我而言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作為一名省政協委員,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在肩。我將把閱兵所傳遞的愛國情懷與奮斗精神,融入到工作實踐的每一個環節,聚焦加快建成支點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
省政協常委、九三學社湖北省委副主委、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陳蓉:九三盛大閱兵式以磅礴氣勢展現了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就,這個日子既是中華民族抗戰勝利的紀念,也是九三學社創建80周年的日子。作為九三學社社員和高校教師,我倍感自豪也深知責任重大。我們將立足科技工作者本職,勇擔參政黨建言獻策使命,通過教書育人傳承強國建設薪火,在推動祖國繁榮昌盛與維護世界和平發展中彰顯民主黨派的責任與擔當。
省政協常委、民進湖北省委副主委、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吳華意:看著抗戰老部隊的旗幟在風中舒展,我仿佛看到了烽火里的崢嶸歲月。我們銘記歷史,就是要緬懷那些為國家和民族英勇獻身的先烈,珍視他們用生命換來的和平。感恩當下,更要將愛國之情、強國之志轉化為實際行動,堅定創新自信,勇攀科技高峰,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省政協委員,武漢理工大學物理學科首席教授、高壓物理與新材料研究中心主任黃海軍:閱兵儀式上,新型裝備的集中亮相,如同一幅壯麗的科技畫卷,展現了我國國防科技的飛速發展和強大實力。這些先進裝備的背后,是無數科研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也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科技創新對于國家發展的重要性。作為高校科研教師,我將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引導他們關注科技前沿,勇于探索未知。同時,加強自身的科研工作,努力攻克 “卡脖子” 難題,為國家的科技進步貢獻力量。
省政協委員、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馮育強:鋼鐵長城的背后,是知識的力量和科技的支撐;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更需你我同心同行。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將以觀看閱兵提振精神,將震撼與自豪轉化為實際行動,將偉大抗戰精神融入課程教學,聚焦科研創新,在自身專業領域深耕不輟,力爭產出更多具有原創性和應用價值的科研成果。
省政協常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省直機關第三幼兒園黨委書記袁芒:觀看九三閱兵那一刻,我心潮澎湃,一股滾燙的民族自豪感奔涌而出,透過閱兵式我看到的不只是國之利器,更是民族之魂。作為一名幼教領域的政協委員,我們需要在幼兒心中點燃愛國之火,讓紅色教育可感、可知、可傳承,為幼兒扣好第一顆“紅紐扣”,打好人生底色。
省政協常委、湖北第二師范學院黨委書記楊鮮蘭:這場閱兵不僅是對崢嶸歲月的深刻銘記,更是對當下中國實力的莊嚴宣告,對未來征程的堅定立誓。作為師范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更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將抗戰精神融入立德樹人全過程,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省政協委員、湖北師范大學校長雷儒金:紀念大會和閱兵式盛況空前、恢宏壯觀,看完令人熱血沸騰、倍感自豪。作為省屬重點師范大學,我們要堅定不移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承和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統籌推進,持續深化辦學治校綜合改革,不斷開創學校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支點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省政協委員、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陳靜:九三閱兵是視覺與心靈的雙重震撼,是自信與底氣的由衷迸發,是驕傲與榮光的深切共鳴。我們將把抗戰歷史、閱兵震撼作為鮮活的思政教材,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引導青年學生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傳承紅色基因,夯實信仰之基,培養擁有“工匠精神”和“家國情懷”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省政協委員、襄陽市第五中學教師黃旭明:觀看閱兵,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國”與“家”是密不可分的命運共同體。國家的強大,是每一個小家庭幸福安穩的最根本保障,離不開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無論是學習、科研還是工作,我們都應學習軍人那種堅韌不拔、精益求精的精神,做好自己的事,這便是對祖國最好的回報。
省政協委員、省體育局崇仁體育培訓中心高級教練王翠娣:作為一名基層教練,觀看完“九三閱兵”,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屏幕里,裝備方隊軍容嚴整、意氣風發地通過長安街,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我不禁想起我們日常訓練中的點點滴滴,雖然我們的舞臺只是一個小小的訓練場,但那份對卓越的追求、對標準的執著卻是相通的。我將帶著這份銘記與感恩,回到日常訓練工作中,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和自己的隊員,讓我們每個人的微薄之力,匯入民族復興的洪流。
省政協委員、省體育局游泳跳水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劉蕙瑕:認真觀看九三閱兵盛典,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我深受震撼、倍感振奮。作為一名體育工作者,我們要把總書記的囑托轉化為訓練備戰的強大動力,以閱兵方陣展現的鋼鐵意志錘煉運動員的拼搏精神,以受閱將士的精準標準打磨每一個技術動作,讓每一次翻騰、每一輪跳躍都承載為國爭光的信念,在賽場上以優異成績詮釋 “體育強則中國強”的深刻內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體育人的激情與力量。
省政協常委、香港湖北社團總會執行會長梁世民:9月3日,我有幸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邀請嘉賓,前往天安門廣場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大會,我的心情格外激動,充滿了對歷史的緬懷和對祖國的自豪。作為香港嘉賓,我將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悟帶回香港,傳達給更多的人,讓年輕一代了解香港的歷史和祖國的發展,增強他們的國家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我相信,在祖國的大力支持下,香港一定能夠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為實現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省政協委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口腔科主任馬凈植:九三閱兵不僅是一場壯麗的國防盛典,更是激勵我們銘記歷史、感恩奮進的精神力量。在閱兵盛典的感召下,我深感作為醫務工作者肩負的使命。醫療事業是守護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防線,我將以更加堅定的信念堅守崗位,不斷提升醫療技術水平,積極探索智慧醫療、人工智能和信息化手段,為守護人民健康、維護世界和平貢獻力量。
省政協委員、長江航務管理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劉燕婕:觀看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儀式,我心潮澎湃。作為一名醫療戰線的政協委員,我們將銘記歷史,在雙崗建功中踐行“守護健康,敬佑生命”的使命,為人民健康保駕護航,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省政協委員、武漢市中醫院主任醫師李智杰:在觀看大閱兵的那一刻,我心中涌起的不僅僅是震撼與自豪,更深刻感受到守護的意義。“為國家生存而戰、為民族復興而戰、為人類正義而戰”,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讓我不禁想起親身經歷的抗擊新冠疫情湖北武漢保衛之戰,深深感到“守護”二字的千鈞之重。軍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醫者守護百姓的生命健康。我將把閱兵場的拼搏精神帶到我們每一次救治中,為守護生命而不懈努力。
省政協委員、鄂州市中心醫院副院長喻鋒:觀看閱兵讓我想到醫院管理。閱兵場上“橫看一條線、豎看一條線、斜看還是一條線”的整齊步伐,背后是日復一日的嚴苛訓練,這正如我們醫療行業對精準度和專業性的極致追求;分列式展示的精確協調和完美執行,正是我們醫療管理所需要的;受閱裝備超半數為首次亮相,這種創新精神值得醫療行業學習,我們需要推動臨床研究和轉化研究,參與改進醫院科研制度和相關的激勵機制。
省政協委員,鄂州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農工黨鄂州市委主委熊前榮:這場閱兵不僅展示了國威軍威,更是對生命至上、人道主義精神的莊嚴宣示。作為一名紅十字工作者,我們要傳承抗戰英烈用鮮血鑄就的和平信念,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將閱兵展現的團結奮進、精準高效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實際行動,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守護生命、服務民生,為實現民族復興貢獻人道力量!
(省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辦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