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也是我省經濟爬坡過坎的大考之年。《政府工作報告》從九個方面部署了今年的重點工作,提出穩扎穩打、苦干實干,以最大努力爭取更好結果,展現新氣象,干出新作為。
報告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進民生改善和社會事業發展。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聚焦難點、痛點、堵點,持續辦好民生實事。”“要把民生工作往深處做、往細處做、往實處做,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可持續。”
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下足繡花功夫推進精準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人口如期脫貧。
●實現90萬人脫貧、800個村出列、17個縣摘帽。
促進消費提質擴容
●支持武漢、襄陽、宜昌、黃石、鄂州突破性發展跨境電子商務。
●支持33個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加快打造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核心區。
●加強楚菜品牌創建。
基礎設施建設提速
●加快建設黃岡至黃梅高鐵、武漢至仙桃城際鐵路、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長江中游航運中心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
●爭取36個過江通道、“一江三河”連通工程等一批重大項目納入國家規劃。
加快建設特色小鎮
●支持天門建設四化同步示范區。
●高質量建設荊門對節白蠟小鎮、咸寧金融小鎮等46個特色小鎮。
●有序推進城鐵小鎮、高鐵小鎮建設。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
●全面推廣“證照分離”“四多合一”。
●大力推進“一網通辦、一次辦好”,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政務服務網上辦事全覆蓋,“鄂匯辦”服務事項拓展到200項以上。
●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以內。
辦好公平優質教育
●新建改建一批鄉鎮和中心村公辦幼兒園。
●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加快消除“大班額”,落實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工資待遇。
●對貧困家庭學生應扶盡扶、應助盡助。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加快打造信息光電子、“芯屏端網”、智能網聯汽車等世界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培育更多細分行業“隱形冠軍”。
●加快5G產業化進程。支持武漢建設國家會展中心城市和中國軟件名城。
重大項目有序推進
●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新開工270個以上,續建620個以上。
●確保華星光電T4、京東方10.5代線、廣汽傳祺宜昌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如期建成。
●集中力量推進武漢新芯二期、天馬柔性屏、小米武漢總部等重大產業項目。
支持縣域經濟發展
●安排100億元政府債券,由縣級統籌用于基礎設施補短板。
●在新舊動能轉換基金中安排100億元,支持縣域經濟發展。
●繼續扶持20條重大產業鏈、110個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
發展農村各項事業
●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鞏固提升農村飲水安全水平。
●改造農村危房5.8萬戶。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萬公里,力爭20戶規模以上村組通達硬化路。
穩定和擴大就業
●重點解決好返鄉人員再就業和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就業。
●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深入實施返鄉創業三年行動計劃。
加快建設健康湖北
●提高城鄉居民醫保和大病保險人均財政補助標準。
●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加強血吸蟲病、重大傳染病、地方病和職業病防治。實施國民營養計劃。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
文字整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傅洪波 制圖、漫畫:徐云 萬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