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陽光灑下,江城一片暖意。“對民營企業來說,2018年過得并不容易,但注定是個暖冬。”
1月13日下午,政協湖北省十二屆二次會議進行分組討論,工商聯界別會場,省政協委員、襄陽市工商聯主席蒙世遠細數暖心之事。
去年,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緊隨其后,我省進一步加快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步伐。
省委召開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座談會,出臺27條新政;省紀委監委出臺服務企業發展“十二條”;省委“四大家”領導走進民企,幫助指導解決問題;省高院、省住建廳等相繼召開座談會,出臺服務和保障民企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省非公有制企業投訴服務中心成立,為民企反映訴求提供更通暢渠道……
審時度勢 謀發展勁頭十足
營商環境的改善,民營企業家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間。
列席會議的金馬凱旋集團董事長肖凱旋談起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去年底,一位省領導在召開民營經濟座談會時,主動給民營企業家發名片,當場叮囑“有困難來找我”。這個細節,讓從商20余年、產業遍布多地的他感到,湖北對民企的幫扶正在落實。
“吃了定心丸,就該扎扎實實干。”肖凱旋表示,民企應該跟上湖北高質量發展的轉型步伐,少一份浮躁,多一份專注,不要只顧眼前,陷在錢眼里,要放眼長遠,把企業家精神發揮出來,加快產品升級,把品質做上去。“越是經濟下行期,越要眾人劃槳開大船。”
省政協委員、宜昌市工商聯主席張發衛表示,希望省里能多引入一些“國家級”項目,讓民企多搭“順風車”。張發衛說,一年來,他在國務院國資委國際合作局掛職,開闊了眼界。外省一家民企,為央企海外項目供應閥門,一年產值高達6億元。縱觀全國,97家央企在全球185個國家,有1萬多個海外項目……中國經濟正駛向全球化的藍海,湖北能否把握住這次機遇?民營企業家們翹首以盼。
“湖北有深厚的制造業基礎,后勁很足,空間很大。”張發衛的發言引來眾人贊同,委員們紛紛認為,要進一步放寬眼界,解放思想,在謀發展的路上不遺余力。
暢所欲言 建言化作“五盼”
談感受,樹信心;提建議,找不足。辯證看待問題,客觀反映訴求。40多名委員暢所欲言,個人發言中不斷穿插著“集體共鳴”。
“總體看來,我省民營經濟的營商環境正在不斷改善,對于如何進一步優化,委員們也都提出了很多寶貴建議。”省政協委員、省工商聯黨組書記王兆民將委員們提出的建議歸納為“民企五盼”。
一盼市場準入更暢。不怕競爭激烈,就怕準入不暢。項目招標時,同資質、同規模的企業應一視同仁,拆除“隱形門檻”。
二盼資源配置更優。以銀行授信級別為例,國企大多都是3A級,民企多為2A級,省內一家龍頭級民企,遭遇區別對待。
三盼法制環境更好。對民營企業的調查問卷中,普遍反映維權成本較高。在不少法律糾紛中,民企常常陷入劣勢。
四盼涉企政策更穩。新官不理舊賬的現象仍然存在,導致涉企政策落實不穩,影響民企干事的信心,要消除外部人為風險。
五盼部門監管更實。部分監管部門的自由裁量權過大,重復檢查容易影響日常經營,應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的抽查制度。
觀點的碰撞中,智慧的火花不斷閃現,3個小時很快過去。下午6時,早已宣布散會,幾名委員尚未離場,仍在長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