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協商活動 >2019年度

創造性抓落實    讓廣大農民更有獲得感

2019-05-30 09:11:15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 class="font01">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鄉村產業發展,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每年的省委一號文件都對鄉村產業發展作出部署,《湖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謀劃了產業興旺六大行動。長足發展可喜,短板問題尚存。如何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在5月28日召開的省政協月度專題協商會上,政協委員、專家學者提出了主體不夠強、鏈條不夠長、品牌不夠響、質量效益不夠高等31個問題和54條對策建議。他們建言——

    態度決定力度,破除“人地錢”瓶頸制約是新一輪農村改革的關鍵環節

    與會政協委員、專家學者認為:
    ——2019年是新一輪農村改革的開局之年。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新一輪農村改革作出了部署。
    ——態度決定力度。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刻不容緩。
    ——長期以來,人才、土地、資金等各種要素單向由農村流入城市,如何創造性地解決這一問題,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環節。


    省社科院農村經濟研究所所長鄒進泰,作為智庫人才參加本次協商全過程。他表示,調研中發現,各地鄉村振興開局良好,但“人地錢”瓶頸制約亟待破除。


    關于“人”,他建議,優化三類人才的培養、配備和激勵機制,打造“一懂兩愛”“三農”工作隊伍、壯大農業生產經營者隊伍、培育“三鄉”創業創新隊伍。


    關于“地”,他建議,學習沙洋“按戶連片耕種”、公安“土地股份合作社”等探索創新的辦法,改革完善農村承包地制度,理順并落實農村宅基地有償退出制度,確保集體建設用地所獲收益的集體所有屬性。


    關于“錢”,他建議,建立省融資擔?;穑O立涉農金融產品的財政風險補償基金,創新銀行“審貸放貸”模式,增強金融服務農業企業的可持續性,進一步提高貸款需求響應速度和審批時效。

    做好落實落地落細工作,確保支農惠農好政策取得好成效

    與會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認為,中央出臺了關于鄉村振興的一系列政策舉措,省委提出“一芯驅動、兩帶支撐、三區協同”區域和產業發展布局,我們應把重點放在抓好政策舉措的落實落地落細上,確保支農惠農好政策取得好成效。


    如何培育龍頭企業,實施品牌發展戰略?
    省政協常委朱訓集代表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建言:集中本地優勢資源力量,培育一批規模大、品牌響、帶動力強的骨干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規?;?、集群化、專業化發展;打好品牌名片,整合農產品資源,推進區域公共品牌建設;建立健全品牌運營管理機制,引導品牌企業、龍頭企業提高標準化、規范化生產水平;開發好、利用好、保護好各地地理標志品牌。


    340萬畝,這是今年湖北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國家任務。

    省政協委員劉恩勇認為,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還很艱巨。他代表民革湖北省委會建言: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按照“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處理好資金缺口、項目收尾驗收、上圖入庫等遺留問題后再進行徹底移交;進一步加大資金保障力度,今年繼續實施去年新增的稻谷補貼政策。


    養殖不換水、種植不施肥如何實現?這是省農業科學院首席科學家、省政協常委楊自文關注的重點領域。

    他建議,開發設施垂直種養生態循環系統,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型業態?,F有池塘可以改建成池塘種養循環系統,有條件的種植大棚也可以發展魚菜共生模式,通過組合應用微生物轉化接口技術,實現養殖不換水、種植不施肥,大幅度減少種植的人工和生產資料投入,提高品質和附加值。


    優質農產品既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受省政協委員張歌鶯委托,十堰市政協副主席柯大成作了發言。
    他建議,切實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大力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示范市創建,加強農產品質量全程控制可追溯體系建設,搭建全省統一的大宗農產品和重要特色農產品質量可追溯平臺;定期公開發布湖北綠色優質農產品目錄,對優質農產品實施標識制度。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創新,這是與會人員的共識。
    省政協委員熊光權建議,聚焦著力突破制約農業創新力的“卡脖子”技術、著力推進“藏糧于技”、著力提升鄉村產業質量效益競爭力、著力培育高素質人才、系統謀劃湖北鄉村振興戰略規劃這五大核心任務發力,發揮好農業科技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支撐作用。


    近日,《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出臺了。委員和專家認為,我省應搶抓機遇,提前謀劃,大力創新推進。
    省政協委員段鵬建議,建立全省數字鄉村建設發展統籌協調機制,擴大農業物聯網及人工智能示范應用,推進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加強全省數字農業系統平臺建設,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依托“互聯網+”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


    “高質量的鄉村振興,需要高質量經營主體為支撐?!弊鳛橹菐烊瞬艆⑴c協商的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馮中朝說。


    他建議,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通過大力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實現對全省所有村、組和主導產業“兩個全覆蓋”;著力提高經營主體的經營管理能力,重點實施家庭農場主培育計劃,大力推進農民合作社規范化發展,創建區域性、行業性和功能性示范主體。

    六部門現場回應,共同凝聚發展共識

    委員履職盡責、協商建言的重要基礎之一,就是要知情明政。


    協商會上,6個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針對委員發言,現場回應建議,形成發展共識。


    省發改委:大力支持鄉村引進和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探索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日益緊密的農業生產經營新模式,從改造提升傳統農業和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兩個方面培育打造農業產業發展的新動能,營造支持企業興鄉能人回鄉的政策環境、建設吸引市民下鄉的生態宜居環境。


    省科技廳:加強農業科技領域的基礎研究,加快推進農業科技領域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業科技重點領域的關鍵技術攻關,大力促進高新技術成果在現代農業領域的推廣應用,推進科技特派員“百縣千鎮萬人”工程,深度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創業。


    省經信廳: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的轉型升級和產業集群建設,以技改促升級,以考核引領導向,對國家農產品主產區以及重點生態功能區所在縣(市、區)加大相關權重;數字鄉村和智慧農業方面,重點從建網絡、搭平臺、促應用這3個方面努力推進,加大試點示范力度。


    省財政廳: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保障的優先領域,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進一步改進支持方式,強弱項、補短板,重點加大對農業科技創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綠色農業發展、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等關鍵領域、關鍵環節的支持。


    省自然資源廳:已經開展了3批次的增減掛鉤節余指標和6批次的補充耕地指標的交易,在試點創新、鄉村基礎設施等方面加強用地保障。目前我省農村土地制度三項改革試點、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試點正在有序穩步推進。


    省農業農村廳(省委農辦):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是量身定制的“藥方”,也是“強心針”,將認真學習、研究、吸納,并在今后工作中多與大家溝通交流,多聽意見建議,共同以創造性落實,推進鄉村振興,讓廣大農民更有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