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協商活動 >2020年度

完善人才發現培養激勵機制 加強重點產業人才隊伍建設

2020-07-23 08:48:09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張輝 鄭軒  
字體大小:【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重點產業人才隊伍建設,推出“科技十條”“新九條”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出臺《關于進一步保障和落實用人主體自主權的指導意見》賦予單位要素配置自主權,大力實施人才工作支持營商環境建設“六項舉措”、“123”企業家培育計劃等系列舉措,人才引育環境不斷優化。武漢、宜昌、鄂州等地大步跟進,相繼出臺“黃鶴英才”“宜才宜用·雙招雙引”“新鄂州人”等計劃,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省政協專門組織3次調研座談會,與我省十大重點產業中的26家企業代表進行深入座談,采取問卷調查、專題座談、實地考察等形式開展全方位調研。


在調研中,企業負責人普遍反映:疫情對吸引和留住人才工作帶來較大沖擊,人才配置市場化程度不高,校企“合而不融”,新興產業人才政策措施力度還不大,吸引人才綜合環境還要進一步優化等。


7月22日,省政協召開“完善人才發現、培養、激勵機制,加強重點產業人才隊伍建設”月度專題協商會,與會省政協委員、專家和民主黨派、市州政協代表紛紛建言獻策。


遠急兼顧,激活聚智引才政策“紅利”

委員們認為,要讓“鄂漂”成為新風尚。必須樹立新時代發展的人才觀。


省政協委員曾國平結合咸寧實際建議,落實黨管人才原則,各級黨委要像抓經濟、抓招商一樣去抓人才。要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決破除地方保護主義和論資排輩的傳統觀念。要積極營造尊重人才、愛惜人才的社會環境,公開平等、鼓勵創新的創業環境,生態良好、舒適便捷的生活環境,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服務環境,不斷激發各類人才創業創新活力。


如何布局遠急兼顧的人才戰略?


委員們建議,謀遠,要挖掘人才富礦,聚焦重點產業集群和標志性產業鏈,堅定不移走校企融合之路,將高等教育、學科建設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應急,要加大湖北“有優勢、很安全”的宣傳力度,吸引高端人才回國回流,高校畢業生就近就地擇業,快速解決人才瓶頸,加速疫后重振。


宜昌市政協副主席譚業明建議,緊密結合產業戰略,加強系統規劃和頂層設計。如擴充產業技術人才信息庫、組建產業發展顧問組、以領軍人才為核心組建產業創新聯合體、重視柔性引才等。


如何激活聚智引才的政策“紅利”?


委員們認為,要用“政策高地”解決人才難題,盤活編制崗位存量,擴大“科技副總”覆蓋面,深入開展院士專家企業行活動,支持企業“技術外掛”,引導人才向重點產業聚集流動,讓各類人才在湖北發展更加體面、舒心、有尊嚴。


激發活力,最大限度釋放人才創新創業能量

集成電路產業是我省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但專業人才需求總體缺口很大。


省政協委員楊道虹建議,要在分層次培養產業人才、揭榜制建設培養機構、多平臺拓寬培養渠道上下功夫。如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建設獨立的微電子學院(二級學院),支持有條件的高校新設微電子專業,支持建設微電子專業雙學位示范點等。


圍繞如何搭平臺招才引智、善培養做強主體、促放管引導規范,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


構建市場化人才發現和配置機制,積極搭建人才交互、獵頭孵化、培訓創業、產業發展于一體的生態鏈服務平臺,是委員們關注的重點。他們建議,應鼓勵企業“組團出海”,布局海外“人才飛地”,傾力打造人才活力之都。


省政協常委周建元認為,夯實人才存量、拓展人才增量、挖掘人才流量,對于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她代表省民進建議,在本地重點產業急需的高端人才上,政府要與獵頭機構合作,建立企業獵頭、政府買單的政府獵頭模式,獵頭機構依照清單,為用人單位選聘人才成功后,政府給予資金獎勵。在費用支付形式上,可以將后期補貼,變為前期預付定金。


關于這一模式,企業家代表朱建文現場就民營人力資源企業面臨的困難提出問題。


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現場回復,將在優環境、下定單、搭平臺、給補貼四個方面加強服務。


推進改革,培養適應全球化競爭的荊楚人才

委員們認為,高位推進校企融合、打造產教互哺生態、開展名家英才集聚行動,是培養適應全球化競爭的荊楚人才的有力舉措。


省臺盟副主委林穎代表省臺盟建議,大力支持、引導在鄂高校服務我省重點產業高端人才培養工作。如擴大重點產業急需人才的培養比重,將學科專業調整與招生計劃、經費投入等掛鉤,建立與湖北省產業創新接軌的學科建設體制機制;引導學科建設與地方需求相結合,建立專項基金支持特色學科,圍繞重大項目和重大問題組建學科群等。


推動“校聯企”,打造“創工場”,實現學崗對接“零距離”,畢業上崗“零過渡”是委員們的共同期望。


九三學社社員胡斌代表省九三學社就加快我省工業信息安全人才隊伍建設提出建議,創新培養體系,培育復合型實踐型人才隊伍。省有關部門在聯合建立工業信息安全人才培養體系的同時,聯合制定相關政策,大力推動產學研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如充分發揮我省國家級人才創新基地和大型工業企業眾多的優勢,建設工業信息安全仿真實驗室,將教學任務與科研工作相融合。


企業家代表胡雋就解決應屆畢業生專業設置和能力與企業需求之間的差距提問。


省教育廳負責人現場回復,將加大院校布局調整,加大現有專業調整,調整招生計劃適應急需人才需求,在招生改革上進行調整等,促進人才供給側改革。


優化環境,加強人才引育促進科技創新

省政協委員劉國俊就立足創新、建立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人才激勵機制發言。


他建議,作為人才大省的湖北,可建立人才自由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實施人才大數據管理,為產業精準匹配人才;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充分尊重人才,讓人才在湖北有愉悅感、成就感、獲得感。


省政協常委李燕萍代表省民建圍繞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在人才評價體系中的權重作發言。她建議,將科技成果在鄂轉化納入我省人才計劃和獎項評定;將專門機構的技術轉化業績作為科技成果價值的構成部分;引導高校以市場思維制定科技成果轉化“負面清單”,讓真正有興趣、有余力從事科技成果轉化的教師、科研人員,能夠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地從事技術轉移與成果轉化工作。


“2019年開始實施的個人所得稅,對于收入較高的高端人才個稅負擔很重。”省政協委員鄧世名建議,完善和更新現有的人才項目和政策,由相關部門規定具體的人才標準,補貼政策可在特定區域內實行,政策的周期保持一定穩定性,征稅的基準應針對個人或家庭的整體收入等。


省政協委員譚必恩就中小科技型企業在引進人才和促進科技創新等方面的具體政策措施提問。


省科技廳負責人現場回復,目前我省這方面有效的政策措施有78條,今年正推進創新人才引進計劃,深化科技人才專項服務、把科技創新平臺建到產業和企業等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