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省政協“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努力建設‘書香政協’”的大力倡導下,我認真閱讀了中國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副會長陳惠豐所著《從統一戰線人民政協到協商民主》一書。厚厚兩大卷書稿輯錄了作者從1985年至2019年前后跨度達24年之久的研究成果,成果之豐碩正如其名。通讀這部書,如同穿越人民政協71年的光輝歷程,如同跟著作者一起研究人民政協這種制度設計的緣起、發展和不斷成熟,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更能深刻地理解和認識政協的初心使命,更能鮮明地感受到十八大以來人民政協創新發展的步伐之快、行動之堅!從而在更高層次、更大視野把握政協的歷史方位和重要地位,進一步錨定新時代政協的職責任務,明確政協應該怎么干、為什么這么干、未來的政協該是什么樣?也正是在這些筆耕不輟、創見疊出、“火花四射”的文字中,我深深體會到一位政協理論工作者的熱忱和堅守,這是一種對政協工作的深厚情懷。下面,結合工作,從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角度談談對這部書觀點的認識和體會。
一、協商民主的提出對于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包括政協協商在內的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并作出一系列戰略部署。從政協協商到包括七大協商形式在內的大協商格局,這一變化與時代背景和形勢任務的發展有著密切聯系。改革開放后,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社會出現了思想觀念、利益訴求、階層結構、組織形式的多樣化,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為國家和社會治理提出了不少新課題。
一是社會階層分化,利益訴求多元。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深化和城鎮化的加速,新業態、新職業、新階層不斷涌現。社會組織方式發生重大變化,社會成員的地緣紐帶和單位功能大大弱化,更多的人從“單位人”變為“社會人”,出現了個體勞動者、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從業者、外資企業從業者等群體。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和表達方式更趨多樣,社會關系更趨復雜。
二是收入差距出現,社會矛盾易發。隨著我國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收入群體出現,低收入群體數量增大,下崗職工、失地農民、低保人員、農民工等弱勢群體問題不斷顯現,分享改革發展成果的愿望顯著增強。
三是精神追求升級,民主法治意識增強。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眾普遍對精神生活特別是“尊重”、自我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有著更多的企盼和追求,民主平等意識顯著增強。不僅要求物質生活的滿足,更對自己的政治地位、參政議政渠道、民主權利的行使、合法權益的保障等有更高的期待。
四是國際敵對勢力西化、分化加劇。當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由于意識形態的差異,在與西方發達國家進行頻繁的經濟、文化交流中,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西化、分化、和平演變的手段愈演愈烈。特別是利用我國經濟轉型期間出現的一些矛盾問題,攻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要求我們不僅要在經濟上有核心競爭力,還要在政治體制、民主形式上增強競爭力。
五是互聯網新媒體的催化、發酵帶來了負面影響?;ヂ摼W的迅猛發展,為保障和激發民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創造了條件。同時,一些社會矛盾也易通過互聯網光速傳播的特點擴散開來,不斷集聚、發酵,甚至觸發群體性事件。
在這種新形勢下,傳統的社會管理模式與復雜、多樣、動態的社會環境之間不相適應的問題日漸突出。政府包辦、以行政手段為主要方式的全領域管理模式,“我說你聽”、“我指你做”的權威、單一管理方式難以奏效,多樣的利益訴求、多元化的思想觀念需要進行有效的社會整合。實現這一目標,必須突破“精英”協商的局限,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關鍵和核心,就是要實現從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向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轉變。十九屆四中全會要求,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在這一社會治理體系中,引人矚目地加入了“民主協商”這一重要要素??梢?,實行協商民主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要素和時代特征。社會如何協同、公眾如何參與,靠的是民主協商,治理現代化的關鍵是把協商民主作為基本途徑,為群眾及社會各方有序參與立法、決策、行政搭建各式各樣有效平臺,切實保障人民參與國家和社會管理的權利。協商民主對于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二、專門協商機構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人民政協作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重要?我認為重要就體現在它在治理現代化過程中所發揮的關鍵作用上。
中央明確的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社會團體協商、基層協商和社會組織協商這七大協商形式,不是平行相等的,從政協自身積累的方法平臺、隊伍能力、制度機制等協商資源來看,它是重要渠道。更重要的是,與其他從事協商的機構相比,只有政協是專門、專司、專職、專攻協商的,所以,作為專門協商機構,其一具有專職性,政協是協商的組織者、協商平臺,政協除了搞好自身協商外,也在積極探索與政黨協商、基層協商、社會組織協商等相銜接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比如省政協從去年開始開展的“協商在一線”工作,宜昌市政協探索開展政黨協商等,取得了明顯成效,這正是它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的題中應有之義。其二具有專業性,在協商專業化、組織化、有效化方面有著更高要求。而且它具有體制內性質,政協是我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政治形式和組織形式,在協商成果的轉化利用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專門協商機構“專”的內涵和要求,使其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發揮專門協商機構的關鍵作用,也要“雙向發力”,一方面,人民政協自身要打造更完備更豐富更多層次的協商平臺體系,提高協商的專業性、實效性。另一方面,黨政部門也要積極運用好政協協商平臺。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不僅是就自身性質而言的,而且是對其他國家機關而言的,是就國家治理體系而言的,政協是國家的專門協商機構,是為國家治理專門開展協商的機構。為此,政協不僅要加大向社會的宣介力度,而且要在具體工作層面主動爭取黨委領導,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協商的專門作用。
三、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始終是人民政協的時代主題
在對人民政協性質六句話的概括中,“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居首位,這不僅是歷史延續的結果,更是人民政協性質任務作用的重要體現,人民政協自誕生之日起,就作為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履行職能、發揮作用,為奪取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在統一戰線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歷史和現實都充分表明,沒有統一戰線就沒有人民政協;人民政協事業越是蓬勃發展,就越有利于鞏固和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人民政協因統一戰線孕育而生,傳承和流淌著統一戰線的血液,鞏固和發展統一戰線是人民政協的初心使命。
人民政協成立后,團結和民主被確立為政協工作的兩大主題,團結是放在首位的。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自做統戰工作,毛主席為柳亞子設宴慶祝生日,鄧小平邀請榮毅仁等工商界“五老”吃火鍋,團結和引導廣大工商業者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舞臺上展現風采,獻智出力,被傳為佳話。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我們的目標越偉大,使命越艱巨,責任越重大,就越需要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同時,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前所未有,統一戰線結構的復雜性也前所未有,迫切需要進一步發揮人民政協的優勢和作用,把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對政協工作要求落實下去,把海內外中華兒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智慧力量凝聚起來。為此,中央旗幟鮮明地將凝聚共識作為政協的重要職能提出來,我們要強化政協統戰職責,把凝聚共識貫穿到政協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充分彰顯人民政協在新時代大統戰工作格局中的新作為,把更多的人團結在黨的周圍,鞏固和拓展黨的執政基礎。
(省政協研究室綜合處 許青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