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百年黨史,常讀常新。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省政協(xié)機關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黨史學習教育,激勵青年干部牢記初心使命,在本職崗位中擔當作為。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受益匪淺,感受頗深。
一、學黨史、樹理想,賡續(xù)效能提升的精神血脈
前不久,我觀看了電視劇《覺醒年代》,感受很深。劇中有于“危樓”播撒傳單、雖九死猶未悔的陳獨秀;有“知有主義不知有家”的李大釗;還有許多像陳延年、陳喬年一樣為真理獻身的少年英烈。先輩們將自己青春的意義、人生的價值融入到了國家命運之中。百年之后,這盛世,如先輩們所愿。
一代青年人有一代青年人的責任和使命。一百年前,13位平均年齡28歲的中共一大代表,以帶血鍘刀的勇氣和改變破敗山河的氣魄為中華民族的未來緊握拳頭。今天,我們這一代青年人同樣要勇敢投身于時代洪流之中,用心傾聽百年歷史的聲音,從先輩手中接好時代的接力棒。
“商以求同、協(xié)以成事”,人民政協(xié)工作使命光榮。作為一名政協(xié)人,理應熱愛政協(xié)事業(yè),唯有充滿熱情,才能將工作賦予意義,才能把每個平凡的日子變成乘風破浪的期待。我們應該學習英雄先烈,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讓青春與政協(xié)事業(yè)為伴,以奉獻政協(xié)事業(yè)為榮,以成為政協(xié)人為傲,將效能提升內化為自覺行動。
二、學黨史、強素質,練就效能提升的過硬本領
風雨百年、青史可見,我們黨百年波瀾壯闊的發(fā)展史,是一部不斷學習總結、自我完善的歷史,我們黨正是從百年發(fā)展史中不斷汲取力量,增強自身的執(zhí)政能力,才能從嘉興南湖上的一葉紅船,到如今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駕馭中華號這艘巨輪乘風破浪、行穩(wěn)致遠。工作落實關鍵在人,工作的高效率要以人的強素質為支撐。
“玉非精琢難成器,鐵經百煉而成鋼”。我們青年干部,正處于學本領、強素質的黃金時期。我們要珍惜每一份工作、每一個崗位、每一次學習活動,不斷提高青年干部需要的“七種能力”。努力做到小事不“小看”,急事不“急躁”,難事不“畏難”;學會小中見“大”的境界,養(yǎng)成急中求“靜”的素養(yǎng),提升難中求“勝”的勇氣。我們要抓住成長成才的黃金時期,多角度地學習黨史,既要從“有字”之處開始學習黨史,向書本、歷史求教,又要讀好“社會”與“實踐”的“無字之書”,做到知行合一,強素質、增效能,在政協(xié)這個平臺綻放出屬于自己的青春芳華。
三、學黨史、勇?lián)?,汲取效能提升的奮進力量
“唯創(chuàng)新者強、唯創(chuàng)新者勝”,效能提升往往意味著要轉變新觀念,不能是舊湯下面、新瓶裝舊酒?!坝蟮?、必先為史”,百年黨史同樣也是一部創(chuàng)新精神的彰顯史。井岡山時期,毛主席創(chuàng)新性提出“以農村為中心”的革命道路思想;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同志以革故鼎新的勇氣,提出走改革開放道路;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五位一體”總布局,開創(chuàng)了黨和國家事業(yè)新局面。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唯有注重創(chuàng)新,才能與時俱進。富有朝氣的青年干部,更應該具有創(chuàng)新工作的勇氣與銳氣,要敢于接受新事物,嘗試新辦法,如對于能切實提升效能的內網與“智慧政協(xié)”平臺就要用在前。我們要敢于轉變舊觀念,掌握新思維,打破舊慣例,干出新樣子。我們要積極思考,擺脫思維枷鎖,尋找提升效能的工作新方法,將創(chuàng)新思維轉化為效能提升的助推器,不負韶華更向前,在各自崗位上努力唱響青春之歌。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yè)的一百年,是創(chuàng)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我們青年干部立足百年大黨新起點,要努力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不馳于空想,不騖于噓聲,將黨史學習教育與效能提升行動緊密相連,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效能提升的實際行動,在中國共產黨紅色基因的強大精神感召下,堅守初心,砥礪奮斗,爭做堪當大任的時代新人。
(省政協(xié)辦公廳會議處 劉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