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自身建設 >書香政協

【黨史學習】用青春的智慧和力量奮進新征程
——《中國共產黨簡史》讀后感

2021-09-06 11:07:18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 class="font01">大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常讀常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中國近現代以來歷史最為可歌可泣的篇章。學習黨的歷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認真閱讀了《中國共產黨簡史》。這本書是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指定學習材料,是一部思想深刻、通俗易懂的簡明黨史讀本,是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學黨史、悟思想的重要輔助讀物。在這部黨史讀本中,我重溫了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光輝歷程,了解了100年來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作出的歷史功績,品讀了100年來中國共產黨書寫在人類發展史上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詩。在閱讀《中國共產黨簡史》的過程中,我記錄下內心深處的幾點感悟。


一是深刻感受到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實現中國夢。100年歲月崢嶸,雖然坎坷多艱,歷經滄桑,但中國共產黨人卻初心不改、壯志不移,勇往直前、接續奮斗,從血風腥風的抗日戰爭,到艱苦卓絕的解放戰爭,團結和帶領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人民共和國。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如火如荼的發展生產,到改革開放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共產黨創造了無數驚天動地的偉業。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黨的領導下,無數勇敢、堅定和執著的革命先烈,用行動詮釋了“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情與壯志,讓久違的陽光普照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新中國成立后,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而奮斗,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的偉大成就。改革開放以來,黨又緊緊依靠人民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突飛猛進。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歷史和現實一再證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讓中國從黑暗走向光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讓中國從貧困走向富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讓世界上每個角落的中國人都自信滿滿、倍感自豪。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二是深刻感受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建立和完善,給國家和社會發展帶來了根本性、決定性的優勢。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的發展進步,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快速發展,充分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正如鄧小平同志所指出的,“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比較,它的優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保證重點”。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我們成就事業的重要法寶”。


2020年,給全體中國人民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平靜祥和的生活。這一年,大疫與大義狹路相逢,悲傷與喜悅百感交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全局、果斷決策,迅速建立統一調動、上下協同、運行高效的指揮體系,打贏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這場感天動地的偉大戰“疫”,所彰顯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讓世人為之驚嘆。54萬名湖北省和武漢市醫務人員同病毒短兵相接,率先打響了疫情防控遭遇戰。346支國家醫療隊、4萬多名醫務人員毅然奔赴前線,很多人在萬家團圓的除夕之夜踏上征程?;鹕裆结t院,一個相當于半個北京“水立方”的“戰地醫院”,從開始設計到全面建成完工只用了10天時間。研發滅活疫苗一般需要10年,在我國醫學專家和廣大科研人員的努力下,新冠疫苗從研發到上市不到一年。我們用1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用2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明確指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三是深刻感受到“為人民服務”的情懷。我們黨的歷史,不僅是黨組織自身的發展史,也是一部為實現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富裕的奮斗史,更是一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歷史,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在黨的百年歷程中,共產黨人為了人民的利益,前赴后繼地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付出了巨大犧牲。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毛澤東主席一家有6人為革命獻出了生命;賀龍元帥的宗親中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050人;徐海東大將的一個家族有70多人犧牲。改革開放新時期,孔繁森同志兩次進藏工作,探索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路子,跑遍了阿里地區106個鄉中的98個,行程8萬多公里,與藏族群眾結下了深厚友誼;楊善洲同志踐行“只要生命不結束,服務人民不停止”的諾言,卷起鋪蓋扎進大亮山植樹造林22年,把5.6萬畝荒山變成綠洲,并將價值3億元的林場經營管理權無償移交國家;吳天祥同志堅持“上為黨分憂、下為民解難”的信念,幾十年如一日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對待人民群眾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在黨與人民群眾之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深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社會主義新時代,為了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我們黨展開了脫貧攻堅的大決戰,數百萬黨員干部舍小家為大家,奔向邊遠的貧困地區,將最美的年華無私奉獻給了脫貧事業,涌現出不勝枚舉感人肺腑的先進典型和事跡。恩施州咸豐縣清坪鎮原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謝睿,查看龍潭司村民宿改造進展時不慎墜樓,把39歲的年輕生命永遠留在他傾注無數心血的駐點村。


今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天安門城樓上向世界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撫今追昔,共產黨人在各條戰線上,用鮮血和生命踐行了“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錚錚誓言。


過去100年,中國共產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F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黨史的一頭連接著無數革命先輩的矢志奮斗,另一頭連接著朝氣蓬勃的青春夢想。青年黨員是黨員隊伍中的“活躍分子”,是實現中國夢的“中堅力量”。在我們身邊,就有陳紅軍、黃文秀等一大批優秀的青年黨員,在奮進新征程的路上為我們作出了表率。他們堅守在最艱苦的基層,他們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工作與親情的考驗。但是,他們從不后悔,始終執著地工作著,默默地奉獻著。他們用一顆赤子之心,譜寫了新時代青春之歌。


當我再次翻開《中國共產黨簡史》,深深體會到: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青年黨員要從百年黨史中尋找穿越時空的青春共鳴,領悟攻堅克難的智慧,汲取砥礪奮進的力量。在面對前進道路上的挑戰與挫折時,我們要堅守精神追求,把理想信念“扎下根”,用理想信念“補足鈣”,時刻保持昂揚斗志,在工作實踐中找到更堅定、更自信的自己,勤奮耕耘、艱苦奮斗,用青春的汗水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答卷”。


(省政協機關黨委辦公室  吳磊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