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為我們重修了水塔,鋪設了管道,家里用水方便了,水質也很好!”困擾多年的飲水難得到了解決,保康縣城關鎮河西社區常青小區居民彭正榮興奮不已。
年近60歲的彭正榮,自十多年前搬來河西社區常青小區與女兒生活以來,家里的日子是芝麻開花節節高。然而,令他感到鬧心的是,用水極不方便,水量小不說,而且經常停水。與彭正榮一樣感到不方便的,還有這個小區的84戶、305名居民。
問題引起了保康縣政協委員張永華的關注。他深入社區,走訪居民,進行深入調研。他了解到,河西社區是“村改居”。當初在劃定城市社區時,雖然這些區域整體劃轉給了社區管理,但是實質上這些區域目前仍處于國家惠農政策覆蓋不到、城區公共服務尚未延伸的空心地帶,各類配套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居民反響強烈。
在2016年底的保康縣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上,張永華提出了“解決城關鎮河西社區常青小區居民飲水難”的提案。提案最初交由縣水務局辦理。然而,2017年8月,縣政協開展提案督辦時卻發現,該區域飲水工程并不在縣水務局職責范圍內,縣水務局負責的是農村安全飲水,河西社區常青小區的飲水屬城市供水范圍。提案改由縣住建局辦理。
保康縣住建局在進行實地勘察后,提出解決方案。經縣政府同意,由縣財政出資59萬元,住建局負責實施,在常青小區重新規劃路線鋪設3.48公里新管網,新添一套加壓設備,新建一座100立方米的水塔,實施“村改居”改水工程。工程自今年4月份動工。
10月中旬,筆者來到常青小區改水工程施工現場,看到新的水塔已經建成,加壓設備都已調試完畢,主管道鋪設已完工,65戶老用戶已正常用水。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穩地為20家新增戶安裝入戶分水管道。困擾小區居民多年的飲水難題終于得到妥善解決。
(保康縣政協 王俊楚 欒桂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