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峰縣五里鄉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屬二高山地區,解決群眾飲水難問題一直以來是鄉黨委政府工作的難點。幾年前,相繼實施人畜飲水工程、煙水配套工程后,五里鄉飲水基礎設施得到了完善和提升,但飲水難的問題一直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近年來,該縣五里鄉黨委、政府瞄準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機遇,把“協商在一線”工作作為貫徹協商于民、協商為民的生動實踐來抓,部署推動“協商在一線”工作向村級延伸。通過黨委、政府點題,鄉政協委員活動小組牽頭,組織村“兩委”、駐村“尖刀班”,“兩代表一委員”、新鄉賢等其他社會力量聚焦“飲水安全”專題,深入該鄉雉雞村、陳家村、水泉村、下六峰村、瓦屋村等5重點村召開座談會、屋場會、群眾會、“諸葛亮會”、田頭會等,使議題得到充分協商,達成廣泛共識。全鄉為代表的5個村最終達成“安全飲水”難點主要有四點:一是水資源雖然相對豐富但分布不均;二是降水雖然豐沛但是季節性缺水問題突出;三是水池雖然遍布各村但管理不善;四是群眾雖然迫切需要水但節水、護水意識不強。
為建好新機制,筑引活水來,全鄉組織在瓦屋村開展“安全飲水”“協商一線”試點工作。通過一線協商,瓦屋村首先成立由12人組成的集中供水協會,協商形成《五里鄉瓦屋村集中供水協會章程》,采取合理安排短板項目資金,小投入做大事;大力開展供水協會宣傳,獲取村民支持;積極謀劃做實前期工作,為村民謀實惠等措施,下轄7個村民小組、442戶、1561人“安全用水”得到有效保障,村民服從協會管理,自費安裝智能水表,改變了“水是天賜之物,我有水先用,免費吃水天經地義”的思想……
一花引來百花開。結合瓦屋村集中供水的管理經驗,全鄉積極探索實行“三導三建”編織“一張網”:飲水基礎設施建設是基礎,優化布局、科學建設是關鍵。全鄉一直堅持基礎設施建設由鄉統籌,科學規劃設計,打造飲水管網體系,最大限度提高儲水能力。即鄉主導區域聯合建、鄉指導村組優化建、鄉引導村民自主建;“三會三管”調度“一盤棋”:為有效加強飲水管護,我們積極探索建立三級管水協會體系,實行總協會監管,聯建協會統管,村(組)協會細化,構建了組織嚴密,分工明確,統籌調度的農村安全飲水長效管護機制。即鄉協會監管、片區協會統管、村(組)協會細管;“四強四用”匯聚“一條心”:即強化宣傳節約用、強化自治約束用、強化調配科學用。并依托新時期文明創建活動、“支部主題黨日”、小組會、屋場會、微信、抖音等載體大力宣傳引導農民節約用水,與全鄉6000余戶農戶簽訂節約用水承諾書,營造全民節約用水的濃厚氛圍。
(鶴峰縣政協 周繼海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