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協商在一線”活動出現在襄陽市順安山社區。八街坊10棟計劃建設老年助餐食堂的社區活動用房門前,居民們搬著小板凳排列而坐,依次向面前的街道社區、民政、食堂建設運營企業的代表提出疑問。
“這里前后都是居民樓,怎么保證油煙不影響到周邊住戶?”“社區像我這樣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的人很多,配餐能否定制少糖少油鹽?”“既然是惠民工程,那多少錢一餐能讓我們吃飽吃好?”句句心聲,直擊群眾關心的要點、難點、堵點。
“我代表企業承諾,會爭取相關政策優惠,確保餐食平價供應!”“社區會連同執法部門展開專項監督,確保助餐食堂不會出現環境、噪音污染等方面的問題!”“我們民政部門會不斷總結其他地區成功經驗,幫助企業優化服務,建立扶持機制保障餐食質量!”聲聲回應,推動分歧在深入交流中消解。
據了解,順安山社區人口老齡化率高達27.5%,老年群體生活保障負擔繁重。今年2月,襄陽市政協委員李瓊提交提案,建議在社區建設老年助餐食堂,減輕老年群體生活負擔。為進一步保障群眾權益,解決提案落實中存在的困難,市政協依托“協商在一線”活動平臺,將社區居民、政協委員、相關部門聚到一起,通過現場溝通,展開平等交流,充分解疑釋惑,努力達成共識,共同推進此項惠民工程落實落地、建成建好。
經過協商溝通,興辦社區老年助餐食堂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社區3700余名年滿60周歲老年群眾將不再為“吃飯難”擔心。
“小板凳”擺開,讓群眾暢所欲言,把心事說開;“連心橋”搭好,讓大家相互信任,把好事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