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身份,抗疫有我!”8月6日,武漢市政協委員、漢南區政協副主席龍桃仙已在防控一線連續奮戰了四天。
在全市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廣大政協委員站得出、靠得住,堅守疫情防控各戰線崗位,廣泛匯聚眾智良策,形成眾志成城抗疫的團結力量,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政協委員的責任與擔當。
上前線 “疫”不容辭的政協擔當
“收到!已達!”8月2日下午5時30分,龍桃仙從漢南區政協機關抽調到區疫情防控指揮部,負責統籌管理所屬隔離點各項工作。收到通知后,她立馬奔赴經開區錦江都城酒店隔離點。
“去年抗擊疫情我也在一線。”龍桃仙曾有衛健系統的工作經歷,比起去年,她現在的工作任務并不輕松。既要組織人員做好管控區域的全面消殺,合理設置隔離點“三區兩通道”及獨立的醫療廢棄物暫存點,還要保障隔離人員生活需求,并做好心理疏導等工作。
壓力雖大,龍桃仙的思路卻很清晰。她和專班工作人員連夜討論,梳理各項工作流程,制定方案建章立制,確保各項工作有章可循。不到一天時間,就把隔離點各項工作調整到最優。目前,隔離點隔離人員已完成三輪核酸檢測,各項工作有序進行中。8月4日凌晨1時,龍桃仙又接到新任務,轉戰管控區域管理“新戰場”。
不僅龍桃仙,彭緒寧、宰家全、李望生、李誠、張雙平等市、區政協委員也晝夜忙碌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防疫工作不能出一丁點錯,我們還要‘打勝仗’!作為政協委員,上前線,‘疫’不容辭!”委員們表示,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要與時間賽跑,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堤壩。
建良言 為抗疫凝聚智慧貢獻力量
“社區是社會治理的最基本單元,是疫情防控的‘神經末梢’。建議激活社會組織、社會企業等力量,積極有序、有效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工作。”8月5日,市政協委員、武漢康力會計師事務有限責任公司主任會計師梅佑軒通過市政協專委會遞交了一條社情民意。
“如何精準管控,做好社區疫情防控,成為擺在各地面前的另一張考卷。”梅佑軒告訴記者,他正在研究如何加強社區自治的課題,深入東湖高新區花山街道調研。
“調研中我發現,打通社區治理‘最后一公里’,需要凝聚社會組織、團體、企業多方力量,調動大家主動性。”由此受到啟發,梅佑軒提出建議,針對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嚴峻性、復雜性,也要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治理,形成疫情防控常態化管理機制。同時,他建議,加快社區疫情防控信息化系統建設,建設居民出行登記報備系統,運用大數據等技術實施精準管控,疫苗接種和全民核酸檢測不漏一人。
政協委員積極發揮主體作用,建諍言獻良策,及時送上“金點子”。與此同時,胡曉華、耿漢平、周永先、譚藝琴、劉珍秀等政協委員把在親身經歷、調研服務中發現的檢測信息錄入不便等問題,形成社情民意信息,傳遞“一線”聲音,為堅決捍衛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凝聚智慧、貢獻力量。
送物資 送的是冰暖的是心
“這么熱的天,醫護人員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做核酸采樣,容易中暑,我們必須為他們做點什么。”市政協委員、江岸區政協常委、江岸區教育局三級調研員楊德紅格外關心露天采樣的醫務工作者。
8月5日,他在做好4個學校核酸檢測采樣點督導工作的同時,積極組織協調民進江岸區工委委員募捐,100多位政協委員積極響應,踴躍捐款近2.6萬元,分別給西馬街道、塔子湖街道、球場街道、四唯街道各社區核酸檢測采樣點送去360箱礦泉水、2車冰塊、38臺空調扇。
漢陽區政協委員、漢陽區社會工作者協會會長、清露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主任張曉主動下沉永豐街道漢沙社區,擔任居委會主任助理,協助做好核酸檢測采樣工作。掃碼、登記、維持現場秩序、提醒居民間隔安全距離排隊……張曉和社區群干、志愿者一起工作,從白天忙到深夜,連嗓子都喊啞了。
看到醫護人員悶在防護服里,鞋子里面都是汗水,他自掏腰包,訂購了3噸冰塊,送到各采樣點。“我們送去一小塊冰,就能解決他們的大問題。”張曉說,他還自費購買食用冰和酸梅膏,制作酸梅湯,幫大家解暑,并聯系協調愛心企業給知音東小區、知音西小區、郭茨口小區等采樣點送去500個冰袋、100箱礦泉水。
8月4日下午,市政協委員、湖北我們律師事務所主任許方輝突然接到緊急求助:急需人手運送冰塊。接到求助電話,身為武漢雙閃志愿者車隊發起人的許方輝二話沒說,在雙閃志愿者車隊微信群內緊急招募志愿者負責運送冰塊的任務。雙閃小分隊很快集結完畢。當天下午,許方輝開著皮卡,和雙閃隊員們緊急上街,取冰、裝車、奔赴急需冰塊的社區核酸檢測采樣點。經過4個多小時的奮戰,他和同事、隊員圓滿完成了冰塊運輸任務。“送的是冰,暖的是心。”他激動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