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秭歸縣沙鎮溪鎮大浴池村委會門前的院落里,縣政協助力大浴池村美麗鄉村建設“協商在一線·村落夜話”活動正在這里舉行。
當天上午,縣政協組織公安、交通、水利湖泊、鄉村振興、住建等部門、部分政協委員,與沙鎮溪鎮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村“兩委”班子成員、駐村工作隊員、三四村落群眾代表等,圍繞大浴池村美麗鄉村建設開展協商,宣講政策,征求意見,凝聚共識,讓鄉愁不遠去,讓村莊更宜居。
大浴池曾經是大樂鄉政府所在地。1975年,西陵公社也在大浴池正式掛牌,財貿五大家,及文教、衛生等部門和單位在大浴池落戶,使大浴池成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一派繁榮景象。
1984年,為適應經濟體制改革需要,西陵公社完成使命,退出歷史舞臺,熱鬧的大浴池也漸漸沉寂下來。近50年來,當初建設的辦公樓、糧站、郵局、食品、供銷社等建筑物,均完好保存下來,留給大浴池人民一段美好的記憶。
7月7日,省、市、縣政協委員深入大浴池村開展“政協委員助力鄉村振興行動”,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推動筑堡工程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推進大浴池村發展邁上新臺階。
縣政協、沙鎮溪鎮與大浴池村細化措施,在廣泛征求村民意見的基礎上,提出在保留原貌的基礎上,對該村開展環境綜合整治的發展思路,并聘請專業人員以“巴楚驛站 醉美西陵”為主題,設計了整治規劃效果圖,再現曾經的榮耀與輝煌。
活動開始,在大浴池村黨總支書記、主任周宗政介紹了該村的基本情況和即將開展的整治工作后,75歲的老黨員周祖聯便搶過話筒,率先發言。
“看了現場擺放的環境綜合整治效果圖,太美好了,讓人很受鼓舞。”周祖聯1983年起,曾在大浴池村當了10年的村黨支部書記,見證過大浴池最后的輝煌。他站起來說,“環境整治到底怎樣整?有些什么內容?怎么實施?還請給我們講一講。”
沙鎮溪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李祖釗聽了周祖聯的提問,接過話筒說,“大浴池有一定的歷史文化沉淀,在鄉村振興過程中,除了基礎設施建設外,更要關注人的精神面貌、生活環境,我們的想法是把這個承載人們記憶的地方,進行一些恢復和還原,打造文旅融合發展的示范點,具體怎么做還要聽取村民的意見建議。”
“我今天高興得無話說,心里樂開了花。”今年86歲的馬學海曾經擔任過西陵公社黨委副書記,看了擺放在村委會門前的規劃圖,激動不已。他說,公社是發動群眾從山下小河里背沙背石建起來的,一磚一瓦都凝聚了群眾的心血,這里有大家共同的鄉愁。“大浴池曾是我工作的地方,退休后我又回到這里生活,能夠恢復曾經的榮光,我感到非常高興。我別的幫不了忙,但燒水送茶還是可以的。”
“我已經在這兒生活了60年,年輕人向往城市生活走出去了,我們老年人也向往城市的生活,但是已經走不出去了,建議修建一個文化廣場。”“我覺外面環境整得再好,如果生活垃圾處理不好,就會影響形象,希望在垃圾清運、處理上想些辦法。”“我是一個開農家樂的,環境搞好了,生意也會更好,我將加大投入把民宿進行提檔升級。”……
與會村民就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爭先恐后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建議。針對村民就道路黑化、房屋改造、垃圾分類,以及停車場、文化廣場、美麗集鎮、美麗庭院建設等提出的要求,與會各部門領導現場表態,一一回應。政協委員立足前期調研,圍繞推動大浴池綜合整治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建議。
沙鎮溪鎮黨委書記覃曉峰感謝各級各部門、政協委員的支持,表示將認真梳理與會人員的意見建議,把項目統籌好,把產業發展好,把庭院經濟發展為旅游經濟。他倡導大家全民參與、全員支持,共同維護,把大家共謀的事實施好。
“一個地方有特色、韻味和歷史價值,才能自帶流量,吸引人們前來參觀。”縣政協主席王華在總結講話中,對此次村落夜話召開的背景、綜合整治主題的確立進行了解釋,并如何做好整治工作提出要求。他說,大浴池村作為省、市、縣三級政協委員助力鄉村振興聯系點,規劃上要進一步完善,要充分吸納老百姓的意見、需求,形成廣泛的認同;要進一步整合資金,爭取相關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要分步實施,逐步完善。他希望在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路上,鑄牢“文化振興”這一靈魂,讓鄉村文化真正“活”起來,讓農民更富,農村更美,農業更強。
(秭歸縣政協 胡興軍 謝軍 譚晶露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