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市位居“中部之中”,區位優勢突出,素有“荊楚門戶”之稱。然而,在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背景下,荊門的區域交通樞紐地位、集散效應彰顯不夠,急需補齊交通物流這塊短板。
2021年12月,荊門市第九次黨代會提出“打造區域交通物流中心,構建現代物流體系”的目標。今年6月,湖北省委賦予荊門新使命——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
“前期專班想把意見提請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但我們商量后認為,如果市政協就此召開專題協商會,委員們肯定會給我們提出很多好的意見建議,所以暫時等一等。”近日,出席市政協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聽取意見建議后,荊門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濤說。
2個多月來,荊門市政協2個調研組深入50余個物流園區、工業企業、快遞驛站走訪調研,組織協商座談會10余場,一站站探尋答案。
物流是否給群眾生活提供了便利,群眾最有發言權。“我網購生鮮,因為荊門沒有中轉站,每次都要耽誤一天。”市民張女士說。
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上,市政協精心制作的開場專題片里,幾組數據對比,直擊荊門與省內同類城市在物流業方面對GDP貢獻的差距。協商建言中,8位政協委員、業界代表直陳痛點:物流政策規劃引領不硬不強,工業園鐵路專線建設滯后……
“構建大物流、建設大平臺……”李佩澤委員代表第一調研組建議。荊門傳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郭萬貴建議,加快打造鄂西智慧物流總部和零擔物流中心。物流企業代表史貴芳提出,打造網絡大平臺,擁抱貨運新時代。
圍繞培育物流企業集群和龍頭企業,張琰委員呼吁推進荊門快遞服務更快更優,黃山花委員建議加快農村電商物流配套體系建設……
委員們的建議最終匯聚成市政協“打造區域交通物流中心 構建現代物流體系”16條建議。
聽取發言后,李濤強調,要把這些“金點子”、好意見充實完善到市政府即將出臺的加快物流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去,真正讓荊門的物流產業發展變“中部之中”為“優中之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