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這本書是著名報告文學作家王樹增歷時六年、精心打造的巨著,它是紅軍長征80多年以來第一部用紀實的方式最全面地反映長征的文學作品。在書中,我們感受到每一個人物的厚重立體,每一場戰斗的氣吞山河。在這里,“奔涌的熱血、流淌的精神、守望的崇高”凝結成精神的旗幟,飄揚在歷史的天空。慘烈的湘江之戰,偉大的遵義會議,皚皚白雪的岷山,濤怒湍急的大渡河,它們是“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的勇往直前,是“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的頑強豪邁,是“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的勇敢堅強,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的樂觀豪放。
閱讀改變思想,指引我們前行。讀書也和武學一樣講究境界,最高的境界我認為就是將書本“厚的讀薄,薄的讀厚,學以致用”。“長征精神”在當代的意義是什么,這是我們要“由厚到薄”的體現。一個沒有精神的人,是心靈荒涼的人,一個沒有精神的民族,是前程暗淡的民族,精神的力量可以改變個人與世界的命運。我深刻感悟到“長征精神”對我而言,就是永不言敗的信仰力量。
“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在《長征》這本書中給出了答案,讓我們有了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個自信的最大底氣和力量源泉。
閱讀習慣改變,書香歷久彌新。“擁抱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沉迷手機是你墮落的電梯”。今天,從經濟全球化的角度看,地球變平了,整個地球已經變成了地球村,利用網絡的平臺,一切都變得沒有距離,“變平的世界”讓每個人都站在同一水平線上,都有搶跑成功的可能。讓人感到一種莫名的興奮和沖動,一顆躁動和焦慮的心再難以恢復到往日的平和溫柔。我們不禁要問,碎片化的知識獲取和書香式的沉靜式閱讀變得如此涇渭分明,我們是不是走得太快,需要靜下來等一等我們的靈魂?
毛澤東主席曾說:“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他認為“有了學問,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遠很多東西。沒有學問,如在暗溝里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讀一切好的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說話。這是我喜歡的一句名言,也是道出了讀書的真諦。當你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你才能變得優秀,你的人生格局和境界就不同。當你站在優秀的人肩膀上,你的眼光就很遠,而你的胸懷就很大。
爭做“典范”,讓書香沁潤人生。“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永不言敗的信仰力量”的長征精神成為我所在的湖北龍禧律師事務所文化永不退卻的紅色“底色”。2000年,我辭去公職創辦了夷陵區第一家合伙制律師事務所,從建所伊始,就懷揣法治夢想,開始打造“文化鑄魂工程”,創辦了龍禧書香閱讀室,用書香去凝聚人心,做法治文化的學習者和傳播者,打造出獨具特色的龍禧律師七道文化,即“名人論道、專業立道、公益助道、人品厚道、同行稱道、生財有道、法治興道”。“以道為常,以法為本”成為龍禧律師的“靈魂之火、靈魂之根”。
不忘初心,堅守信念。多年來我們舉全所之力持續打造“法惠夷陵”公益法律服務工作品牌,以法治惠民為根本目標的“黨建引領、統戰融合、法治核心、文化鑄魂、惠民宗旨”的20個字的品牌使命日益彰顯,形成“七葉一枝花,治病一把抓”的完備工作機制,在助力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創新、推進法治宜昌建設等方面,充分發揮了自身獨特的優勢。多年來,我也先后當選夷陵區首屆道德模范、夷陵區第三屆夷陵好人和宜昌好人。
一言以蔽之,“書香醉人何須酒,讀書一生最相宜,立德立言思不朽,政協書香傳經典。”
(本文作者系宜昌市夷陵區政協委員,湖北龍禧律師事務所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