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這么多人,又下這么大的雨,娃子明天一大早要乘車上學,沒有核酸陰性證明不能出入小區,更別說坐車了。這可咋辦呀?”
“我們醫務人員也沒法,早上6點開始,中午吃了點飯繼續做,這樣看,熬到凌晨兩三點能不能做完還是個未知數。”
8月30日下午3點,十堰市鄖陽區下著雨,區政協干部孫邵斌、呂嵐等3人下沉城北社區開展志愿服務,路上發現社區便民核酸采樣點“排隊近千米,前來采樣的居民源源不斷,間隔距離不足”,3人當即前去維護現場秩序。
候采居民驟增,主要是因為新學期即將開學,加上解封后居民急需外出務工等原因。聽到居民與醫護人員反映的情況,孫邵斌先后撥通區政協值班副主席李濤、辦公室主任陳紅梅電話。“能不能請區里的幾家大醫院支援一下?或者直接同區衛健局協商,協調醫務人員援助?”
李濤立馬聯系區衛健局副局長、疾控中心主任章勇:“城北社區做核酸的居民扎堆、不退陣,希望貴局協調醫護人員予以支持。”“好的,醫護人員馬上可以協調落實。但所需的帳篷、桌椅和臨時照明等設備咋解決?”
“與城關鎮協商,基本設備調劑城區社區封控期購置的物品。照明問題,牽線接入核酸采樣點用電即可。”李濤不久后即回復協商情況。
帳篷支起來,照明燈掛上去,桌椅擺進去。下午5點,區政協“云”端微協商來的兩組“核酸采樣突擊隊”,疾步走進城北社區便民核酸采樣點臨時帳篷。社區書記吳明東和排隊居民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增加了兩組醫務人員,大家不用擔心冒雨熬夜做核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