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走進恩施州宣恩縣椒園鎮慶陽壩村,山坡上的“小火車”正在轟隆隆運行,幫茶農將農家肥運輸到茶園里。望著“小火車”,茶農無不稱贊,這既是村里的一道靚麗風景,更是農忙“好幫手”?!按謇锬苡小』疖嚒靡嬗凇畢f商在一線·院壩協商’”。慶陽壩村支部組織委員尹紹政介紹說。
“民”有所盼,“我”有所應
慶陽壩村為恩施州政協辦公室鄉村振興工作隊駐點村。該村是標準的優質茶種植基地。全村現有耕地面積9803畝,茶葉種植面積3044畝。茶葉產業已成為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但由于山高路陡,且留在家里管理茶園的農民多為老年人和婦女,種茶、施肥、采茶等全靠肩挑背馱,不僅耗時費力,而且極為不便。如何才能更加省時省力,高效管理茶園,群眾反映呼聲高。
“群眾有需求,我們就要有行動?!瘪v村工作隊李仁高既是駐村第一書記,又是一名恩施州政協委員,他和村支兩委商量,可以將解決茶農物資運輸困難作為協商議題,通過“院壩協商”平臺解決問題。
“民”有所求,“我”有所為
明確協商議題后,駐村工作隊與村支兩委分工協作,深入走訪茶葉企業和茶葉種植戶,廣泛收集大家的意見?!安荒苷加貌鑸@修車路,這樣不符合政策。”“就算有車路,我們也不會開?!薄翱偛荒苊恳淮稳フ埲藥兔?,所以不要搞什么機械化操作。”雖然茶農的共同訴求一致,但是差異化需求不一樣。在廣泛調研收集大家意見后,駐村工作隊和村委會多次召集村里的茶企和種植戶,召開“院壩協商”會議,大家集思廣益,修建貨運“小火車”的方案便呼之欲出。
有了方案便有了動力。駐村工作隊組織茶企和部分村民代表共同出謀劃策,進行線路勘查,編寫實施方案。經向鎮黨委匯報,并多方爭取資金,去年12月項目正式動工建設。
“共”有所為,“民”有所享
建設過程中,村民積極支持,共同出智出力,投工投勞,于今年2月“小火車”軌道全部建成。此次開通的四條單軌運輸線總長度近5000米,坡度為45度,有4列“小火車”同時運行,無需人工駕駛,便可自行將農業物資送到指定的茶園,既省勞力又十分方便。
為了真正實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2月2日,又一場別開生面的“院壩協商”會議在慶陽壩村涼亭古街召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協商“小火車”運行管理辦法,提出了許多意見。經駐村工作隊和村支兩委整理,《慶陽壩村單軌運輸車運維管理辦法》最終確定,茶農紛紛簽字同意。自此,茶園里的“小火車”便開始正式運營。
“以前每到農忙時節都要花錢請人把肥料挑到地里,人不好請不說,還因為山高路遠,不僅投入大,而且很費時,現在只需要付2元錢油料費就能很快將肥料運送到自家的茶園,真是省錢、省時、省力?!辈柁r陽玉梅樂呵呵地說,臉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恩施州政協 張麗麗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