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興山縣政協教育界別政協委員彭開容在上班途中,發現當地外國語小學和中學之間的人行道上有一處蓋板損壞,造成安全隱患。彭開容一邊在路口設置防護區,一邊利用“政協委員履職”微信群予以反映。
消息剛一發出,中共界別的政協委員鐘衛華主動“領辦”,立即和城管部門取得聯系。從發現問題到安全隱患消除,整個過程不到兩小時,彭開容心里的石頭總算落了地?!拔瘑T接力,部門響應,便民利民”,這樣的速度,離不開縣政協“微建議”平臺的強力賦能,離不開政協委員“身”到基層,“心”入群眾的持續助力。
縣政協探索建立“互聯網+”協商議政方式,搭建起“1+N”委員履職微平臺,按照“切口小、可落地、讓群眾有感”原則,以委員領辦、平臺交辦、部門聯辦等方式開展微協商、微監督,持續深入助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據統計,縣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以來,共有160多名縣政協委員提交350余條微建議,涉及教育、交通、體育、水電等各個方面,均得到部門辦理回復。一條條微建議直通百姓“微需求”,一件件民生實事改善把問題解決到群眾“心坎里”,讓群眾切實感受到了政協離自己很近,委員就在身邊。
(興山縣政協 王新艷 韓興滸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