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師傅,您好!我是政協委員,今天來了解一下野樹生長導致圍墻開裂的事情,您對小區環境還有什么好的建議嗎?”3月2日,大冶市政協派駐湖濱社區駐室政協委員劉合廣、劉會加來到建行小區開展“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委員們對院墻夾縫中生長的野樹導致墻體開裂問題展開調研,現場和居民協商討論解決方案。
經現場勘查,這幾棵樹長在畜牧局小區和建行小區的圍墻夾縫中,通道狹窄,人員不能進去作業,枝丫鋸斷后也有砸破屋面的風險,操作難度大。居民柯師傅建議請專業的人員進行砍伐,把枝丫一截一截的分小段截斷,避免砸壞屋頂。委員黃素平當即和園林部門取得聯系,該部門工作人員也隨即來到砍伐現場,一起協商解決方案。
3月6日,在政協委員和園林部門共同努力下,居民自發拿來架梯,扳手等工具,積極參與協作,野樹很快砍伐成功。
政協搭臺,部門聯合,委員牽頭,群眾參與,共同推動成果轉化。類似這樣的場景,在大冶市62個政協委員聯絡室、328名市政協機關黨員干部和政協委員中正在積極上演。
今年以來,大冶市政協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市委工作部署和省、市政協關于開展“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工作要求,積極開展“雙月活動日”,落實委員常態化履職,不斷夯實協商陣地,推進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廣大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對標領辦實事,深入一線、服務一線,切實把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效能。
特別是“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和“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市政協堅持從問題導向出發,以群眾需求為切入點,制作印發《民情記錄本》,“菜單”式記錄群眾“點菜”需求,委員聯絡室每周會商制定責任明確、目標清淅、措施有力的責任清單,變“民情記錄本”為“履職責任單”。通過有序協商、多方協商、平等協商,開年以來已經完成了“金牛鎮蔡家垴環境整治和電線線路改造”“殷祖街社區財富家園化糞池堵塞”“羅家橋街道港湖新城電梯運行緩慢”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目前,在計劃的時間節點內,88件協商議題已完成14件,317件實事已完成41件。
(大冶市政協 張超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