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古山寨多為建于明清、用于軍事防御的聚落建筑。山寨或高聳山巔,或藏匿巖洞,形態各異,分布廣泛,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反映了當時山村社會的生存狀態,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生存智慧,是山地建筑藝術與軍事文化有機融合的重要載體,具有獨特的歷史、科學和文化價值。
襄陽古山寨資源豐富,目前在南漳縣、??悼h、棗陽市等多個縣(市、區)均有發現。這些古山寨數以千計,而其中絕大多數都尚未核定公布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不能受到文物保護法的重點保護。2023年,襄陽市人大常委會開展《襄陽古山寨保護條例》地方立法工作,這在全國尚屬首例。
為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廣泛凝聚社會共識,提高地方立法質量,7月25日,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聯合召開“一線協商·共同締造”立法協商會。
市政協第12委員活動組及文化、歷史方面的委員們走進襄陽拾穗者民間文化工作群工作地,在仔細觀看“荊莽舊筑——山寨”拾穗十八年回顧展后,與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負責人圍坐在一起,就《襄陽古山寨保護條例(草案)》(簡稱條例草案)和古山寨保護工作提出意見建議。
“條例草案中關于村(居)民委員會協助古山寨保護的工作范疇可否再明確一些?此外,在適度開發利用古山寨方面,對‘度’的把控能否再具體一些?”市政協委員、市規劃展覽館館長李戎提出疑問。
“條例草案中只對古山寨保護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作出了規定,建議在條例中以專項保護基金的形式,全面明確財政經費、社會捐贈、門票營收等多重經費來源,做好古山寨保護的經費保障工作。”市政協委員、襄陽萬信和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總經理余海霞給出建議。
針對條例草案中的具體條款,市政協第12委員活動組的律師委員們更是充分發揮界別優勢,逐字逐句研究,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
兩個小時的思想碰撞,讓條例草案的內容更加豐滿,行文更加準確……
市人大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何愛群表示,條例草案將于8月下旬進行三審,并將在10月下旬進行表決,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將充分吸納本次立法協商會上委員們提出的意見建議,對草案進行進一步修改,也希望委員們持續關注襄陽的地方立法工作和古山寨保護,多提寶貴意見。
(襄陽市政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