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企業普遍反映從外地發過來的大宗配料經常要到縣城二次運輸,大幅增加了時間和經濟成本,原因在于本地物流運輸體系聯通不暢,專業化物流園建設落后。”紅安縣政協委員葉燕波直指當前貨物運輸痛點,建議加快建設縣級物流共配中心,完善三級物流體系建設,同時加大對物流產業的扶持力度,引進大型物流企業進駐,提升大物流質效。
近日,該縣政協圍繞“構建現代物流體系,助力市場主體降本增效”的一線協商活動火熱召開,縣委副書記、縣長胡廣與政協委員、企業代表圍桌而坐,為推動現代物流發展“把脈開方”。
黨政有所需、政協有所為,企業有所呼、政協有所應。紅安政協把“構建現代物流體系”作為今年履職工作的重中之重來謀劃推進,組建聯合調研組,邀請政協委員、行業專家全程參與,通過走企業、訪部門、探實情、尋對策,做實調研功課。
當天的協商活動中,10名政協委員和企業代表分別立足電商物流發展、物流專業化建設、綠色智慧物流園打造等方面帶來了一線的聲音,相關部門負責人與委員進行了互動交流,讓共識在思想的碰撞中得到進一步凝聚。
敢于刀口向內,才能沖破障礙,為現代物流發展打開新空間??h委副書記、縣長胡廣邊聽邊記,逐一回應,對全縣物流發展進行了深度剖析,提出要以供應鏈思維沖破傳統物流障礙,構建大通道、建設大物流,讓企業“輕裝上陣”,把紅安建成“服務大武漢、輻射大別山、連接大中原”的現代物流先行區。
“協商不是終點,而是推動成果轉化的新起點。”該縣政協主席張鳳珍表示,將持續發力、全程跟蹤,把協商開出的“金方子”化為物流發展的“驅動力”,助力現代物流在換擋提質的賽道上跑出紅安“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