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深濃,走進崇陽縣石城鎮,萬余畝白芨銷售火熱,直達全國各大中藥材市場;村莊里,美麗鄉村文化與當代藝術融合,成為市民熱門旅游打卡地……一幅幅鄉村振興的畫卷正徐徐展開。這其中,亦有崇陽縣政協的“智繪”之筆。
今年初,崇陽縣政協組織市、縣政協委員前往石城鎮開展鄉村振興掛點調研?!俺了泥l村資源要素如何有效激活?”“如何發展特色產業?”“鎮村規劃發展是否合理?”委員們對標中央精神,跟進黨政關切,回應民生期盼,帶著問題摸實情,進村入戶訪民意。
寧可跑成泥腿子,也要找到好點子。一次次面對面協商、一場場“灣子夜話”,經過1個月的深入調研,委員們將手里厚厚的調研筆記轉化為百余條意見建議,涵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脫貧勞動力就業增收、發展農業特色產業等多個方面。
在縣政協的助推下,石城鎮很快完成推進鄉村振興實施方案,規劃產業發展、就業創業、鄉村建設3大類17個項目,計劃總投資5000萬元,涉及西莊村、楊林村、方山村、方一村、石壁村等5個村。
6月,石城鎮鄉村振興指揮部成立,縣政協副主席李力擔任指揮長,同時明確項目實施工作要點,將主要工作納入縣政協重點聚焦內容,為項目添質效,為發展增動能。
走進石城鎮方一村新屋胡家灣,村灣干道寬闊平坦,田園屋舍錯落有致,休閑廣場設施齊全,稻香花香相映成趣?!耙郧翱刹皇沁@樣,多虧了政協委員。”方一村黨支部書記熊衛慶介紹道。
2022年,胡治兵委員在調研中發現,該村民風淳樸,鄰里和睦,群眾基礎較好,參與鄉村治理熱情較高。但與其他村組相比,也存在明顯的差距,例如基礎設施薄弱,衛生環境不佳,休閑廣場、健身器材、環衛設施不足等,難以滿足群眾生產生活需求。
宜居才能宜業。胡治兵與群眾商議,決定從人居環境整治著手,一起共建美麗家園。胡治兵一方面聯系在外經商的鄉賢能人捐款捐物,一方面動員在家的父老鄉親投工投勞,同時積極對接有關部門爭取資金。短短幾個月,一個全灣捐款、全灣出力的清潔綠美自然村灣出現在眼前。
胡治兵趁熱打鐵,推動議事廳掛牌。“自己的家園自己建,自己的事情自己管”。縣政協在方一村提出協商議題8個,籌集資金300多萬元,共謀共建完成了村組道路硬化拓寬、自來水入戶、村莊環境提升等協商成果轉化。
相同的場景也在離新屋胡家灣不遠的畈上門上演。
走進畈上門灣,一排排舊民居正在加快轉換成新農村院落,垃圾場正在變成休閑廣場,爛泥塘也忙著化身景觀池。很難想象,兩個月前,這里的環境還是讓人掩鼻難行的“臟亂差”。
“全靠李周鳳委員提出打造畈上門和美鄉村示范點的建議,讓這里舊貌換新顏?!闭驹诩磳⑼旯さ男蓍e廣場前,村民王明珠喜笑顏開。
連日來,方山村萬畝白芨中藥材基地內,村民們正忙著采收白芨,挖掘、去土、裝袋……田間一派繁忙豐收景象。剛與外來藥商完成交易的村民葉四豪算了一筆賬,“今年采挖5畝多,銷售20余噸,到手60余萬元。”葉四豪說,種植白芨效益喜人。
“如今村里戶戶都種白芨,村民熱情高漲?!狈缴酱逡幠W畲蟮陌总阜N植戶、葉氏中藥材種植合作社負責人葉奇義說,“這一切,離不開縣政協的親情幫扶?!?/span>
近年來,縣政協圍繞道地野生中藥材資源進行廣泛深入的調研,召開議政性常委會會議開展協商,有關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20余條建議均得到縣委、縣政府采納,助推編制了崇陽縣中藥材產業發展規劃。2022年,《關于把中藥材產業發展成為崇陽主導產業》的提案被列為重點提案推進,同年,中藥材成為縣域主導產業。
委員們在視察調研中發現,石城鎮方山村自然條件孕育的白芨成色好、個頭大,畝產能夠達到7000至10000斤左右,在市場上享有很高的口碑和聲譽,發展中藥材產業極具潛力。
2023年,縣政協深入石城鎮掛點,就“推動白芨在方山村連村連片發展”召開專題協商會。在中藥材種植領域扎根多年的縣政協委員熊銀德主動請纓,作為技術顧問駐點方山村。很快,他用技術上的指導、銷售上的拓展大大提高了農戶的種植熱情。
“現在村里有4個白芨種植合作社建立了加工廠,形成了‘種產-加工-購銷’一體化鏈條?!毙茔y德對于未來也有規劃,“去年,我們協調相關部門修建了一條長7公里的產業大道,從村委會一直延伸到白芨基地,為聯結周邊方一村、石壁村實現白芨產業互助性聯合抱團發展提供了交通便利。接下來,要利用花開時節發展好‘養生+白芨’‘旅游+白芨’,做深三產融合?!?/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