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動政協協商和基層協商有效銜接?秭歸縣歸州鎮聚焦陣地功能,發揮職能作用,精心打造鄉鎮政協聯絡室,為實現聯系服務界別群眾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目標提供了重要保障。
標識標牌、桌椅書柜、音影設備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這就是秭歸縣歸州鎮政協聯絡室。
為了給委員群眾提供議事協商、學習交流等活動的陣地,圍繞“屈子同心驛站”一線協商特色平臺建設要求,歸州鎮依托集鎮中心地帶的區位優勢和功能優勢,在歸州商會開辟獨立空間建立歸州鎮政協聯絡室。
有了陣地,如何更好地管理?歸州鎮積極推行無紙化管理模式,以數字化、信息化手段強化委員履職管理。突出黨建引領、完善議事規則、制作電子名片、擬定工作計劃、更新履職臺賬、展現委員風采、做好資料收集,確保履職情況一覽無余。圍繞“書香政協”精心打造委員閱覽室,定期組織開展集中學習活動,不斷養成以學促知、以知促行的思想和行動自覺。

歸州鎮政協聯絡室舉辦讀書活動,下沉政協委員參加交流
一間小小的辦公室,擔起一份大大的責任。著力延伸協商為民的工作觸角,歸州鎮積極邀請市、縣政協委員到鎮指導工作、關注基層民生。通過召開聯組會議、開展研討活動,引導轄區委員明大局、亮身份、諫諍言、謀良策,重點圍繞柑橘產業等事關全鎮發展及農村人居環境等群眾關心關切的突出問題開展“一線協商·共同締造”村落夜話協商活動,走訪界別群眾60余人次,提交政協提案、社情民意信中解決了人居環境差、交通出行難、村集體經濟弱等一批“老大難”,打造了“錢塘橙園”“大橋觀景臺”等一批“打卡點”,辦好了抗旱保收、堰塘清淤等20余件“民生事”,為助推地方高質量發展作出了政協貢獻。
歸州鎮政協聯絡室是秭歸縣打通委員履職“最后一公里”的縮影。近年來,縣政協著力搭建“四級協商平臺”,即界別活動室、政協聯絡室、協商議事室、委員工作室,引導省、市、縣三級198名政協委員按籍貫、聯系村(社區)、專業特長、個人意愿下沉到一線,將委員履職觸角延伸到鄉鎮、村(社區)、村落(小區、園區),全年共建成四級協商平臺32個,推動了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機銜接,充分釋放基層協商民主的潛力和效能。
(秭歸縣政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