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皇莊街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著力打造為老年人的生活園、娛樂園和康復園,最大限度地滿足和服務好社區居民……”近日,一場以“打造養老服務綜合體,構筑幸福養老生活圈”為主題的一線協商活動在鐘祥市皇莊街道政協資政驛站舉行。
鐘祥市是世界長壽之鄉,2023年60歲以上人口達21.9萬人,已經成為中度老齡化縣市,解決老有所養、老有頤養是擺在市委、市政府面前的重大問題。皇莊街社區由于棚改因素,集中生活著許多年齡大、行動不便的獨居、空巢老人,如何發揮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功能,服務好這些老年群體,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成為亟待破解的一大難題。
對此,鐘祥市政協高度重視,組織市民政局、市衛健局、市市場監管局等部門以及皇莊街道、養老機構負責人與部分政協委員齊聚一堂,面對面協商老有頤養事宜。
協商會前,與會人員先后來到皇莊街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市社會福利院和皇城社區養老驛站,實地調研并詳細了解陣地建設、養老服務、機構運行等情況。市政協委員張華麗、余光清向皇莊街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捐贈了滅火器和食品。
座談會上,相關部門結合各自職能,分別匯報了在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上所做的工作。委員們圍繞完善養老服務、關注老年健康、豐富老年文體活動、培育銀發經濟經營主體、保障老人合法權益等方面踴躍建言。
“政府應重視養老服務平臺搭建,整合多方資源,將家政、餐飲、維修、醫療、理發等行業中的小微企業納入養老服務體系,老年人按需點單,平臺按單派送,及時將緊急救助、家政服務、維修服務、遠程醫療、主動關懷等多項服務精準送至老年人家中,實現養老一站式服務。”寇海濤委員建議。
一日三餐是關系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關鍵小事”。劉家濤委員建議,讓“幸福食堂”“既要開得起,更要開得久”,為老年人幸福“加碼”,必須堅持“公益性+市場化”的發展導向。通過“政府扶持一點、企業讓利一點、社會資助一點、老人拿出一點”模式,多方聯手繪就一頓“暖心暖胃”的“愛心大餐”,全力托起長者“舌尖上的幸福生活”。
醫養結合是優化老年健康和養老服務供給的必然要求。對此,曾濤委員建議,養老服務綜合體要將老年人的生活照料與康復關懷融為一體,統一規劃,統籌運作。在為老年人提供飲食起居、清潔衛生、生活護理、文體娛樂等活動的同時,還要提供預防保健、急診急救治療、醫療護理、康復治療、健康檢查、安寧療護等服務。
汪燕委員建議,養老服務單位應對服務人員進行標準化培訓、實訓與考核,根據服務人員的技能特長,匹配相應的老人服務需求,對服務全過程進行數據采集和監控。
“養老機構應配備專業的心理咨詢師或社會工作者,為老年人提供專業的情緒疏導服務,讓他們在享受物質保障的同時,也能在精神的海洋中自由翱翔,綻放出晚年生活的獨特光彩。”禹丹琰委員建議。
……
針對委員們的建言,各職能部門現場進行了回應。
鐘祥市政協主席白海峰表示,市政協將進一步深入調研,結合鐘祥實際,找準小切口,針對持續優化養老服務提出更高質量的建議。各部門要用好世界長壽之鄉這一品牌,積極探索養老服務模式,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在醫養結合、康養結合上積極創新、協同發力,共同破解養老服務難題。
(鐘祥市政協 伍金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