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業務原因,我多次接觸和考察過廣東、浙江、江蘇等發達地區的先進制造企業,見識了他們的信息化智能制造場景,很震撼。跟緊和加入到頭部大型企業集團的供應鏈,是中小型制造企業快速穩健發展業務和技術、提升競爭力的必然路徑。在實施技術改造和項目建設中,高起點高質量同步實施信息化智能化工程,早謀劃早融合,顯得十分必要和緊迫。”7月底,在襄陽市政協召開的“實施技改提能制造煥新 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題協商會上,市政協委員、湖北臺基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顏家圣的發言,引起了與會人員的共鳴。
實施技改提能制造煥新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著力點,也是打造企業競爭優勢、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為了分析全市制造業技改提能工作現狀,對標對表查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協商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市政協組織召開了本次會議。
技改提能制造煥新,怎么改?新在哪?委員們各抒己見。
市政協常委、湖北宏錦汽車內飾件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歸建文結合前期調研情況,建議降低技改補助資金政策申報門檻,提高戰略新興產業的政策補助比例,加大專項資金政策落實和融資扶持力度,拓寬宣傳解讀渠道并加大對接力度。
“我市的中小企業普遍面臨研發能力不足、產研結合的創新效益不夠顯著、成果轉化機制不夠順暢的問題,建議進一步完善多層次的協同創新的平臺,加強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建設,加大對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研發項目的支持力度,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市政協委員、航天四十二所副總工程師李俊彬認為,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小企業急需通過技術創新走出一條突圍之路。
聚焦產業轉型推進技改提質,搶抓政策機遇推進技改賦能,強化科技創新引導技改升級,優化金融和要素服務助力技改投資……一條條建議,聚焦企業技改項目推進過程中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為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促進襄陽都市圈高質量發展凝心聚力。針對委員們提出的建議,市經信局、科技局、財政局、人民銀行襄陽市分行、襄陽金融監管分局的相關負責人現場進行了回應。
此次會議結束后,市政協還將通過“協商在一線·襄約來商量”活動聚焦企業技改困難問題,進一步搭建政企協商平臺,為企業辦實事解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