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政協積極開展高質量發展調研課題,值得充分肯定。”2024年11月,恩施州委書記胡超文高度評價州政協開展的“立足硒資源特色優勢 加快推進硒蛋白產業化發展”專題調研成果,并批示要求相關單位認真閱研,切實把調研成果轉化運用好,聚力推進全國硒產業高地建設。
“我們將按照州委、州政府的要求,圍繞州政協關于硒蛋白產業化專題調研的建議,每月進行一次調度,推進硒蛋白產業化發展。”3月19日,恩施州硒資源保護與開發中心相關負責人向牽頭負責此調研成果的州政協社法委同志介紹說。
恩施享有“世界硒都”美譽,擁有迄今為止全球唯一探明的沉積型獨立硒礦床、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時勉勵恩施籍代表,“你們這里也是富硒地帶,要利用好這一寶貴資源,把它轉化為富硒產業。”恩施州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不斷彰顯硒資源優勢,全力構筑全國硒產業高地。
州委謀什么,政協就議什么;政府干什么,政協就幫什么。州政協牢牢把握專門協商機構性質定位,堅持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中行動,緊緊圍繞富硒產業高質量發展,堅持調研、協商、監督于一體,聚焦硒產品開發、硒標準建立、硒科研成果運用等硒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重點領域,廣聚智慧,廣集良策。
發展的篇章,總是在接續奮斗中書寫。關于硒蛋白產業化,早在2023年1月召開的州政協九屆二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就有委員以“關于恩施州硒產業健康發展的建議”為題進行大會發言,重點圍繞“加快硒蛋白標準修訂,全力推動硒蛋白產業化”建言。隨后,恩施州州長夏錫璠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推進硒蛋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修訂工作。如今,已完成《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營養強化劑硒蛋白》(草案)修訂工作,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征求行業意見。
從政協恩施州第八屆委員會開展的推進“中國硒谷”建設、擦亮“世界硒都”名片等關于硒產業發展全局的協商課題,向政協恩施州第九屆委員會開展的“立足硒資源特色優勢 加快推進硒蛋白產業化發展”“硒油菜薹發展”“硒土豆育種產業化”等小切口協商課題轉變,州政協因時因勢發揮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助推硒產業化發展。

2024年7月,州政協開展馬鈴薯育種產業化民主監督視察調研
“去年底,州政府出臺了《恩施州推進馬鈴薯種業產業化發展行動方案》,該方案的出臺是州政協九屆七次常委會‘馬鈴薯育種產業化’議題的一項重要協商成果。”州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專職副主任李仁高介紹道。馬鈴薯是恩施重要的富硒農產品。2024年,全州馬鈴薯種植面積達168萬畝、產量達161萬噸、產業綜合效益達95億元。為推動馬鈴薯產業發展,州政協開展了一系列的視察、調研、協商活動,致力于提升產業科技支撐能力,培育市場主體、促進產業發展壯大。
堇葉碎米薺是恩施特有的超聚有機硒植物。2024年1月22日,堇葉碎米薺種質資源保護與創新示范基地揭牌儀式在恩施市龍鳳鎮舉行。“該基地的掛牌成立與州政協委員聯名提交的《關于充分發揮堇葉碎米薺資源優勢促進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密不可分。”省、州政協委員儲震,湖北省硒產業協會會長的他有感而發。

2024年7月,州政協調研富硒茶葉發展情況
連續五年來,州政協提交的關于硒產業發展的提案均不少于15件。2022年1月,《關于打造國內一流硒研院,引領富硒產業新發展的提案》立案,州委、州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有關建議也得到相關部門采納。歷時一年,恩施州成功創建硒資源研究與生物應用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成為全國唯一一個科技部門授牌的硒基礎研究省級重點實驗室。
一件件、一樁樁實事的落地,有效助力恩施硒產業實現換道超車。過去一年,恩施州生態富硒農業基地規模達到700萬畝,富硒產業綜合產值達到1100億元,成為全州首個千億級產業集群,走出了一條生態富硒農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哪怕每年聚焦一個重點建言獻策,也能跬步千里。”州政協主席吳建清對恩施州未來硒產業發展信心滿滿,他表示州政協將一以貫之服務硒產業發展,共筑“硒”望未來。
(恩施州政協 張麗麗 供稿 李仁高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