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荊州市荊州區政協赴宜昌市西陵區考察,專題學習兒童友好社區建設經驗。

在宜昌市西陵區錦繡社區考察
在錦繡社區,考察團深入調研“全齡段覆蓋、全時段響應、全鏈接協同”的“三維服務體系”。該社區通過陽光親子園(0-6歲早期教育)、四點半課堂(學齡兒童托管)、生態媽媽創富工坊(婦女就業與兒童服務結合)三大特色項目和建立“需求-供給-反饋”閉環機制,累計服務兒童超2000人次,相當于轄區兒童總量的80%,并榮獲20余項國家級、省級榮譽。

在宜昌市西陵區桃花嶺社區考察
在桃花嶺社區,閑置空間活化案例引發關注。2800平方米的舊廠房被改造為“桃子劇場”和“桃核樂園”,其中由36名兒童組成的“桃寶議事會”成為亮點。小議員提出的社區改造方案采納率達70%,推動“創意井蓋彩繪”等8個項目落地。其中,《“一米高度”看社區》案例入選省級優秀案例,相關經驗被《中國婦女報》專題報道。

在桃花嶺社區召開協商座談會
座談會上,西陵區婦聯詳細解讀了“政府引導+家庭參與+社會協同”的建設路徑。針對荊州區政協委員魏海燕提出的“公益組織參與難點”問題,西陵區政協委員李琴以“生態媽媽創富工坊”項目為例,介紹了“婦聯牽頭、公益運營、政協助力”的三方聯動模式。
荊州區政協表示,西陵區將兒童友好理念轉化為可復制的項目化運作,尤其是激發社區內生動力的做法值得借鑒。雙方期待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通過互訪交流等形式,在兒童友好城市建設領域深化協作。
(宜昌市西陵區政協 謝鳳琴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