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政協恩施州第九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召開,以“有效預防和解決特定重點人群服務管理相關問題”為核心議題開展專題協商。
為精準梳理問題、探索解決路徑,會前,州政協組建課題調研組,深入州內縣市、相關部門開展底數摸排,并赴江西、浙江等地學習先進工作經驗。
“對比之下,我們的工作仍有提升空間。當前在人群精準識別、服務資源整合、社會融入引導、數據信息共享等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州政協副主席萬雪峰代表課題組作主題發言,并提出“強化黨建引領、健全風險預警機制、優化綜治中心功能、激活多元參與活力、構建智慧信息網絡、推進和諧文化建設”等建議。
“2021年以來,州法院一審審結的部分重大刑事案件中,婚姻家庭矛盾是引發此類案件的重要因素之一,需高度重視這一風險隱患。”州政協常委肖琦軒在發言中建議,將婚姻家庭糾紛化解成效納入平安建設相關評估,在基層綜治中心設立婚姻家庭調解服務站點,進一步完善人身安全保護令執行配套機制。
“特定重點人群的服務管理,關鍵在于打破信息壁壘,實現精準高效響應。”州公安局治安支隊長徐志剛聚焦服務管理工作難點,提出建立全州統一的重點人群服務管理信息平臺,整合匯聚公安、民政、司法、金融等部門相關數據,通過智能化手段實現分類管理、分級預警,提升服務管理精準度。
恩施市金子壩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張世文分享了街道“一人一檔一專班”的服務管理經驗。他建議,要積極引進心理咨詢師、精神衛生專業醫護人員等專業力量,推動公安、民政、衛健等部門數據共享互通,“讓基層干部不再‘多頭跑、重復報’,能把更多精力用在精準服務群眾上”。
“未成年人關愛保護是特定重點人群服務管理中的重要內容,關系到未來社會和諧穩定。”共青團恩施州委書記陳瀟的發言聚焦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建議要進一步壓實家庭監護主體責任、筑牢學校教育引導陣地,加快專門教育機構建設、暢通涉案未成年人教育轉化回歸通道,深化“希望夢想小屋”“向陽花醫療救助”等關愛項目,讓需要幫助的未成年人感受到社會溫暖。
聽取協商環節建言后,相關部門積極回應。州委政法委表示,將扎實推進風險隱患排查,建立重點人群“全鏈條服務管理機制”,對無重大案事件發生的鄉鎮給予20萬元獎補。州委社會工作部計劃引導外賣騎手等群體擔任“社會情況觀察員”,推廣復制咸豐“學校社工站”模式。州政數局明確將建設特定重點人群專題數據庫,打通110、12345等平臺數據資源,通過智能模型實現風險自動預警。
“課題緊扣中央及省州工作要求、聚焦社會治理重點任務,報告對標總書記重要論述、問題梳理精準、建議具有較強可操作性。”州委常委、州委政法委書記劉智勇對本次專題協商工作給予肯定,并要求相關部門扎實推進重大風險排查化解、強化重點人群服務管理等工作。
副州長、公安局長祝革鵬總結了近年全州平安穩定工作成效,同時指出當前在政治安全維護、重點群體服務管理、公共安全保障、矛盾糾紛化解等方面仍需持續發力,表示將統籌各類資源開展精準幫扶,層層壓實責任,切實提升群眾安全感。
“協商不是終點,成果轉化才是關鍵。”州政協主席吳建清表示,將進一步強化政協的“助推力”、部門的“執行力”、社會的“參與力”,通過政府“有形之手”和社會“無形之手”同向發力,持續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
(恩施州政協 顏羽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