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自身建設 >機關群團

省政協機關婦委會2010年赴廣東考察情況匯報

2014-09-24 13:49:56  
字體大小:【

 

    2010年3月5日,省政協機關婦委會一行27人踏上了廣東考察之行。這次考察我們來到了祖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東省。廣東省位于我國大陸南端沿海,是中國經濟最發達、文化最開放的省份。自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五天時間里,考察團一行分別到了廣州、珠海和深圳,直觀感受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得到了許多收獲。
 
一、考察概況
 
    這次考察團特地選擇乘坐武廣客運專線出行。武廣客運專線是中國的新建高速鐵路工程之一,采用的是集合了德國和日本先進技術,根據中國自身條件創新的軌道技術。目前,武廣客運專線已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里程最長、技術標準最高、投資最大、票價最高的鐵路客運專線,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
   
    考察第一站是參觀位于廣州的黃埔軍校舊址和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積極支持和幫助下創辦的,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作為中國現代歷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干部的新型軍事政治學校,為中國革命培養了大批軍事政治人才。廣大黃埔師生在反帝反封建、爭取國家統一與民族獨立的斗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于1924年創立,共舉辦了六期,第六期由毛澤東同志任所長,蕭楚女任教務長,周恩來、瞿秋白、吳玉章、彭湃、鄧中夏等同志擔任教員,講授有關農民運動的各種課程,為中國革命培養出了一批重要的骨干,后來的許多重要的農運干部都在那里學習過。
   
    珠海于1980年成為經濟特區。為確保本身的高科技和旅游地位,珠海抑制重工業發展,主要發展以高科技為重點的工業體系,綜合發展外向型經濟。如今珠海已從昔日一個經濟落后的邊陲小縣,一躍成為新型花園城市。

    考察組最后來到深圳。深圳地處珠江三角洲的前沿,是中國口岸最多和惟一擁有海陸空口岸的城市,是華南沿海重要的交通樞紐,是中國與世界交往的主要門戶之一。經濟特區建立27年來,深圳由一個邊陲小鎮發展成為在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外貿出口、海洋運輸等多方面占重要地位的城市。深圳一個市的經濟總量相當于國內的一個中等省份,是中國大陸經濟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城市綜合競爭力位列內地城市第一。
 
 
二、考察體會
 
    (一)注重科學發展,提升城市魅力    2009年,廣東省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依然保持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全年完成生產總值39082億元、比上年增長9.5%,人均生產總值40748元、增長8.4%,均提前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除了穩定增長的經濟指標,考察團也親身感受到了廣東的生態保護。
   
     珠海城市先后被聯合國、國家有關部門授予“聯合國改善人居環境最佳范例獎”、“衛生城市”、“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十佳城市”、“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之一,“園林城市”、“國家級生態示范區”等多項殊榮。這些無不得益于在大規模的開發建設和工業化進程中,珠海采取了有力措施保護城市的生態環境。珠海城市綜合治理的成功實施使城市基礎設施改善、人居環境優化、城市生存空間和發展空間拓寬,從而增強了城市的吸引力,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在深圳考察期間,我們專程來到位于深圳灣北東岸深圳河口的紅樹林鳥類自然保護區,這是我國唯一位于市區,面積最小的自然保護區,也被國外生態專家稱為“袖珍型的保護區”,是深圳市的重點保護區。據介紹,深圳目前環境質量總體保持良好水平。全年達到Ⅰ級和Ⅱ級空氣質量天數近360天。另外,2010年將在深圳舉辦 “2010中國(深圳)國際節能減排和新能源科技成果轉化及投融資博覽會”,呼吁全球公眾關注“低碳地球、低碳家園”唱響“低碳生活”口號。

    (二)發展低碳經濟,建設“兩型”社會。   通過考察,大家深切體會到,城市發展不能再簡單地拼規模、拼速度、拼GDP增長,而要更多重視經濟發展中資源消耗、人的發展及生態環境等問題,以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如何在保持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進行科學合理開發、綜合利用、集約使用資源,把中心城市發展同周邊城市腹地開發與保護生態結合起來,是武漢城市圈需要及時面對、尋求突破性破解的重大問題,也是湖北省乃至中部地區和全國其他區域需要共同探索的重大問題。

    武漢城市圈在被確定為“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以來,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不斷探索適應世界發展潮流的發展模式,開局良好。注重從身邊小事做起,比如,獎勵回收廢舊電池,推行免費租用自行車;接連做出大舉措,比如狠抓兩個循環經濟試驗區建設,在五個行業推行清潔生產,開工建設大東湖水網連通工程等等,旨在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綜合功能,儲備發展潛力。
   
    在建設兩型社會的背景下發展低碳經濟,不僅是應對全球氣候變暖,體現城市責任的舉措,也是解決能源瓶頸,消除環境污染,提升產業結構的一大契機。我們應該將低碳經濟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結合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節能減排的需求,指導和引領政府、企業、居民的行動方向;引導企業和企業家在低碳經濟領域的創新積極性;盡快實施交通能源替代戰略,大力推廣技術成熟、配套設施完備的液化石油氣出租車和壓縮天然氣公交車、混合動力公交車,通過替代實現減排;在群眾日常生活中倡導低碳觀念,轉變行為方式,培養低碳生活習慣。如使用節能燈、節水型水龍頭和馬桶,人走關燈關電器,拒絕過度包裝,多用購物袋,廢舊物品再利用等。
   
    考察團成員一致認為,這次的考察活動很有意義,所見所聞對于正在建設兩型社會的武漢城市圈而言,很有借鑒意義。大家表示:考察活動雖然結束了,但轉化考察成果的工作還將繼續。我們一定牢記組織的關心,多學多思考,扎實苦干,充分發揮女同志的工作優勢,保持優良的工作作風,為推進我省人民政協事業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