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50歲的羅鷹總是給人留下性情爽朗、為人謙和、做事認真的印象。這位祖籍臺灣、生于新疆、工作在武漢的省政協常委,在長江航道系統工作三十多年后,一紙調令又讓他走上省級臺聯組織的專職領導崗位。
作為第二代定居臺胞,在羅鷹的心里始終有一種推動兩岸關系和平、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隨著老臺胞,特別是第一代臺胞年事漸高,羅鷹把收集整理歷史資料、傳承老臺胞愛國愛鄉傳統作為一項緊迫的任務。在他的主持下,歷經一年整理編輯省臺聯第一任會長曾重郎文集《臺灣學子,祖國尋夢》,并已寄發到每戶定居臺胞家中。
作為一名省政協委員,羅鷹清醒地認識到,政協委員是地位、榮譽,但更是一種責任,那就是為湖北發展建言獻策。
2011年加快長江水運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后,羅鷹以獨特的視角和敏銳性為湖北水運發展建言獻策,他向省政協提交的多件提案引起省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其中,《關于加快建設武漢航運中心的建議》提案受到了時任省委主要領導同志的極大關注。
作為一名臺聯界別政協委員,羅鷹把更多的目光聚集到在鄂臺商之中。為不斷改善湖北投資環境,他積極參加省政協及省臺盟、省臺聯組織的調研視察活動,傾聽臺灣同胞的意見和建議,廣泛收集材料,先后提交了《關于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盡快從招商引資主體退出的建議》、《關于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建議》等提案,在省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上,羅鷹代表臺盟、臺聯界別作了題為《關于進一步優化臺資中小企業投資經營環境的建議》的發言,從政策、宣傳、招商、融資等幾個方面提出了優化投資環境、促進臺資中小企業發展的建議,對改善和優化湖北省投資環境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