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強是武漢市新洲區政協常委。2000年到2004年,就讀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獲“化學工程”和“經濟管理”雙學士學位,2004年8月擔任江蘇中東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2006年3月臨危受命,出任武漢中東磷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唱好創業好漢歌
武漢中東磷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就是原武漢天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其時,該公司設備陳舊、工藝落后,產能過低,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最輝煌之時年銷售收入僅8000萬元,利稅不足200萬,800多名員工拿著月均約400元工資,還經常拖欠各類稅費規費。至2004年底,公司生產經營陷入困境,幾乎面臨破產邊緣。此時,新洲區以招商引資的形式引進江蘇中東集團,收購了原武漢天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于是,劉志強走馬上任告別了家鄉江蘇常州,來到武漢新洲這片創業熱土。
思路一變天地寬。劉志強出任武漢中東磷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后,首先沉下去找原“天力”的“病癥”,經過大量調研,他果斷打破曾經“一大二公”的“平均飯”、“大鍋飯”,改革了員工勞動薪酬分配體系,將重要職責和權利賦予骨干員工;同時,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生產成本逐月下降,產量質量逐步攀升。
如今,公司員工達1500多人,人月均工資超過3500元,公司資產由昔日的6000萬元上升到10億元,公司生產產量由12萬噸上升到120萬噸,年銷售額由不到1億躍升至22.68億元,年利稅由昔日最高220萬元上升到年均2億元以上!
彈好創新引領琴
劉志強深深懂得,企業的生存發展,要靠人才的引進和技術的創新。只有不斷追求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新管理、新營銷、新理念,才能使企業有朝氣、有生機。
他結合時下生產自動化、知識更新快的特點,每年都要新引進大學畢業生200人以上,同時,對為公司想點子、出主意、見成效的予以重獎。每年還拿出近百萬元用于員工知識技能和管理創新方面的培訓。除對公司各類人才提供吸引眼球的薪酬激勵外,還輔之以“以實績論英雄、以創新謀發展”的晉升平臺。還在人性化關懷方面著力,購置小區作為員工宿舍,保障食堂一日三餐供應,并擬定實施公司核心員工持股計劃。
劉志強十分重視安全環保方面的創新,他始終把“安全第一、環保優先”作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僅去年就在安全環保方面投入1500多萬元。
干好助人為樂事
作為一名政協常委,帶頭參政議政、建言獻策之外,毫無疑問還要在自己的界別發揮好表率示范作用,力所能及、盡心盡力做一些有益于社會和群眾的好事實事,以不負政協組織厚望。這,就是劉志強的心聲。
他不僅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幫殘疾人,扶助貧困大學生,解決特困家庭急難,助天災人禍者一時之需,為公益事業伸出援手,向社會奉獻愛心……一點一滴,劉志強加入了新洲“慈善大區”的滾滾洪流之中,用個人的力量,去撫慰、幫扶、接濟那些陷入困境的百姓。截止目前,劉志強已捐善款300多萬元,用自己的綿薄之力,幫他人撐起一片綠蔭。
劉志強的追求沒有停歇,他的創業、創新、創造永遠在路上,一幅“百年中東、創新中東”的美好愿景正展現在他眼前。
十年創業路,滿地鋪黃金。因為劉志強的打拼,所以企業聲名鵲起。公司被認定為“武漢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六次入選“武漢百強企業”、三次被評為“武漢優秀民營企業”,劉志強本人榮獲“首屆湖北省十大民營企業家”、“武漢市三農經濟領軍人物”、市人民政府授予其“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新洲區授予其“勞動模范”等殊榮,年年受到新洲區政協的表彰和獎勵!
一切都已經過去,一切都回到零的時代。劉志強,他要通過政協這個大平臺,一步一步去實現人生的價值,把最好的青春和最值得珍藏的記憶定格在人生那一瞬間,以不負政協委員這個光榮稱號……
(武漢市新洲區政協 黃金旺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