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君,男,中共黨員,現任興山縣交通運輸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興山縣港航海事處負責人。
作為一名縣政協委員和峽口居委會的“第一書記”,多年來,他在聯系群眾、幫扶困難戶等方面發揮了模范帶頭作用,展現了親民為民的情懷,用實際行動彰顯了共產黨員的本色。
根據縣委縣政府安排,興山縣港航海事處負責峽口居委會的幫扶工作。王恩君作為單位負責人,為了摸清情況,方便開展工作,他于2014年年初帶著港航海事處的幾名工作人員來到峽口居委會,了解該居委會的基本情況和急需解決的問題。隨后到達農戶家中,挨家挨戶了解農民家庭、生產生活情況,甚至走進農民的菜地、柑橘園里去拉家常、貼心了解他們的內心所求,巨細無遺,他都一一記錄,形成詳實的調研筆記。正是這種認真的態度使他對居委會的情況爛熟于胸,為順利開展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通過一段時間的走訪、溝通和摸底,王恩君從峽口居委會5個組456戶中選出10戶作為重點幫扶對象,明確由港航海事處的8名工作人員采取“一人一戶”的方式落實包扶,并主動將其中的彭治亞、鐘家興等3個特困戶作為自己的結對幫扶對象,實行“一人多戶”結“親戚”,盡心盡力為他們解決困難。
峽口居委會4組的彭治亞,原戶籍屬于秭歸,遷移到峽口,耕地少,加上她常年體弱多病,只能在家干點簡單的農活,沒有什么收入來源;家里兩個小孩上學,只能靠丈夫長期在外打零工維持生計。家中貧寒簡陋不說,所居住的土坯房殘破不堪,早已成了危房,尤其是經歷了巴東地震的影響后,更是搖搖欲倒,不敢住人。王恩君看在眼里,急在心頭。一方面他多方奔走,尋求有關部門幫助對其危房改造,另一方面他暗中使勁,出資5000元鼎力支援,多次自掏腰包對她家進行慰問、幫扶。半年時間不到,一棟漂亮的小洋樓便建成了,彭治亞一家也得以喜遷新居。
現在,住房的事情解決好了,但如何才能讓彭治亞一家早日致富,擺脫貧困仍然迫在眉睫。王恩君也一直在謀劃著,他本著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則,積極幫扶彭治亞發展養殖業和庭院經濟。2014年,彭治亞家庭收入增加20%,近3000元;2015年,有望增加到5000元。這對于彭治亞一家而言,不僅解決了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而且增添了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再過幾年,隨著養殖產業的規模逐步擴大,彭治亞一家擺脫貧困則指日可待。
王恩君真心實意扶貧幫困的舉動有時引起個別人的不解,私下認為扶貧幫困原本是民政部門的事情,既出錢又出力還討不到一句感謝,響應響應號召、走走過場、應付應付就罷了,哪能一門心思去搞呢?但王恩君不這么認為,他說:“感謝組織的器重和群眾的信任,把峽口居委會扶貧幫困的重擔交給了我,我絕不推辭,我會盡一切可能把峽口居委會的幫扶工作辦好,辦成功。”
為了做好幫扶工作,王恩君常常放棄周末休息時間,帶領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認真梳理影響當地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并結合實際,提出了“整修加固和改造危房、啟動精品果園建設、荒山開發”等幫扶規劃。與低保對象、貧困戶、困難老黨員、孤殘人群等弱勢群體交心談心,仔細調查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了解他們的所想所需,提出相應的建設性意見,切實解決他們迫在眉睫的工作及生產生活等基本問題。近兩年來,他幫扶峽口居委會興修堰塘,讓老百姓從此擺脫了旱災之苦;籌措資金、爭取指標修建果園公路,解決了老百姓“出行難”;逢年過節,他親自上門去“慰問”,將黨的溫暖及時送到困難群眾心坎上。僅在2014年,他帶領港航海事處的干部職工,全年共為峽口居委會落實幫扶資金25000元,救災款10000元,慰問金3200元。
歲月無痕,人間有愛。王恩君,這個處于“不惑”之年的共產黨員、政協委員,用他滿腔的熱情,親民心、聽民聲、解民惑、排民憂,奔走在為廣大人民群眾謀幸福的征程上。
(興山縣政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