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21時,長江支流舉水河新洲區邾城段水位達到33.35米的歷史最高水位,超過保證水位0.24米。幾分鐘后,河水漫過了舉水河支流東河堤,洶涌地奔向居住著20萬居民的邾城,情況萬分危急!
“保住邾城,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堵住邾城北邊第二道防線的潰口!”聞訊的新洲區政協委員、常陽新力建設集團項目經理黃細元趕到兩次轉移的現場指揮部,急切地對指揮部的領導和專家建議。50歲的黃細元,是土生土長的邾城人,曾多次參加新洲的防汛,有較豐富的防汛實戰經驗。為盡快堵住潰口,黃細元兩次帶自己的員工與防汛干群在潰口處試圖筑起一道堤壩,因水流太急,均告失敗。此時,潰口處的水齊腰深了。不信邪的黃細元再次與司機駕駛自己的挖掘機到潰口處,仔細勘探,尋思對策。7月2日凌晨1時,黃細元向正在會商除險方案的市區專家毛遂自薦自己的搶險方案,“用裝滿石料的大卡車和挖掘機壓住水頭,然后再用鐵絲將編織石袋五個一組捆住,緊挨著卡車和挖掘機筑壩。”面對專家的質疑,他拍著胸脯說:“有武警官兵協助,給我們3小時時間,保證能完成任務!”黃細元的方案和勇氣,得到部隊首長和專家的認可。
凌晨3時,在黃細元的指揮下,滿載30噸重沙石的大卡車連同他家的那臺挖掘機一起開進了潰口處激流中,擋住洪水。與此同時,5卡車裝滿石料的特制紡織袋,在近千名武警官兵和群眾的協助下,一次性卸載在擋水卡車和挖掘機附近。30多分鐘后,堤壩初現雛形。凌晨6時,堤壩筑成,潰口堵住,洪水止住,邾城保住了。此時,黃細元已在水中泡了近12小時。
黃細元的義舉,使邾城免受大水漫灌,穩定了20萬居民的心,也獲得大量的點贊,有首打油詩為證:政協委員黃細元,主動請纓敢擔難,膽識過人堵潰口,保住邾城萬人贊!
(武漢市新洲區政協 周勝旺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