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市政協委員、真國建材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龔珍國,面對巨大洪澇災害,不顧個人企業遭受毀滅性的損失,毅然組織員工、捐獻財物全力投入防汛抗災工作。他那舍私為公的行為,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一名政協委員、一名民營業主的品質、責任和擔當。
真國建材有限公司是田鎮辦事處一家規模以上民營企業,擁有固定資產1200萬元,干部職工96人,地處黃岡干堤錢爐段外江圍,主要生產長江航道整治用水泥預制件。6月27日,長江中下游連降多輪區域性大暴雨,地勢低洼的真國建材公司遭受漬水的巨大威脅。既為確保自身廠區安全,又為黃岡干堤提供一道安全屏障,連續兩天,龔珍國親自帶領全體企業干部員工,冒雨修筑圍廠堤壩,總廠達到1.12公里。隨著雨勢的增強,長江水位迅速上漲,7月2日達到警戒水位,真國建材公司因地勢實在太低,一夜之間被水淹沒。面對汪洋一片的廠區,龔珍國沒有組織人力進行生產設備及生活設施的轉移,而是順應防汛抗災的大局,動員所有干部職工離廠上堤,參加黃岡干堤的防汛搶險工作,全體防汛人員費用由公司承擔,不增加當地村組一點負擔,使公司員工變成防汛抗災的“義務隊”。作為企業法人代表,作為政協委員、作為共產黨員,面對危難、面對需要,他深深知道責任是什么,擔當為什么。在沒有任何組織、任務領導動員和安排的情況下,他自費租用一間板房,安放在黃岡干堤上,在防汛一線“安下營、扎下寨”,自己每天堅持和其它哨棚的干部群眾一樣,上堤巡查值守,一干就是近20來天。進入汛期,不是暴雨,就是烈日,在駐守堤壩期間,龔珍國已年過50歲,多次出現感冒或中暑癥狀,但是他從不叫一聲苦,從不喊一聲累。他以實際行動,默默地影響著守護堤壩的廣大群眾,被人們稱為“硬骨頭的防汛義務工”。
在巡堤守堤的間隙,為了改善當地防守人員的生活條件,他出資2000多元,購買礦泉水、方便面等生活物資,到四個哨棚進行慰問。7月9日,面對自己企業遭受洪水重創的慘狀,他想到的是受災的家園,受災的群眾,毅然向組織捐獻愛心資金1萬元。他的義舉迅速在當地傳為佳話,武穴電視臺得知這一信息,準備給他做個“專訪”進行報道報道,面對可以得到的“榮譽”,他婉言謝絕。事后,他這樣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我與人民群眾‘有緣’;能有今天的事業,能有今天的生活,黨和人民對我有恩,在防汛抗災的過程中,出點力、出點錢,這是我必須要做的事。”
在防汛抗災工作中,龔珍國想到的、做到的還不過這些。當天氣出現好轉,汛期相對穩定后,他沒有招回駐守江堤的企業員工,而是出資雇用了部分機械和人員,開始廠區漬水搶排,著于恢復企業生產。他說:“我積極恢復企業生產的目的,一方面,能是用我的產品支持長江河道災后建設;另一方面,能讓企業員工創造更多的收入”,他的話,道出了自己抗災自救、奮力發展的真實意愿。
(武穴市政協 劉堂貴 劉建康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