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是80后新型農民,也是五峰縣九屆政協委員。今年33歲,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自幼喪母,經歷比較坎坷,十幾歲中專畢業后便卷進了南下北上的打工潮,可她身在異鄉,卻多少次夢回故里,故鄉的藍天白云,青山碧水,鄉音,鄉味,鄉愁,堅定了她回家的決心。
2012年,她懷著對故土的牽掛,回到了日夜思念的家鄉。但是,她永遠不會忘記那般情景:孱弱的白發老人佝僂著柴火般干瘦的身體,面朝黃土背朝天在田間勞作,六七歲的孩子在家刮土豆、喂雞。人呢?老人們的孩子呢?孩子們的父母呢?都打工去了!因為五峰的良田沃土種出來的優質農產品找不到合適的方法轉換成經濟收入來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看到這些,她潸然淚下。她心疼,心疼家鄉的父老,心疼家鄉的孩子,更心疼五峰這么好的資源沒有被利用!
她立誓要幫助這些留守的老人和孩子!要讓五峰的年輕人回來,讓五峰的大山留住勞力,讓年輕人才改變大山!盡管這些想法很感性,很樸素,但是卻很堅固。心系民生,創新發展,濟困幫貧,共享綠色的良知就這樣被激發出來。她決定把留守的老弱婦殘組織起來,以本地農副土特產的生產經營為突破口,讓他們在只投勞不投資且又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生產一些土特產品,她負責收購并銷售出去,開辟一條創收濟困之路,以盡回饋家鄉,回報社會的綿薄之力。
2015年,她先后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冊了“五峰風調雨順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和“五峰風調雨順農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取得經營特色農產品的市場主體資格。與此同時,通過眾多微信電子平臺開辟多條分銷渠道,為農村普及電子商務奠定了基礎。依托郵政部門成立“百世匯通快遞長樂坪農村電商綠色通道”,為農產品進入市場提供了便捷。這些市場資源的配置,為創新發展、共享發展鋪平了道路。
五峰風調雨順農產品專業合作社是一家以香椿種植、加工、銷售為主,本地特色農副產品銷售為輔的專業合作社。2015年合作社實現銷售額456萬元,2016年512萬元。社銷售品類不僅有五峰本土特色農產,如臘肉、蜂蜜、空心李子、板栗、獼猴桃以及土雞蛋等三十多個品種,另附帶其它地區特產地標農產品如沁州小米、秭歸臍橙、融安金桔等十幾個品類。
2016年,李婷婷的專業合作社先后被評為“宜昌市巾幗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宜昌市農民專業合作示范社”、“五峰縣電子商務重點培育企業”、“五峰縣電商扶貧綜合企業”。帶動114名農村留守婦女參與農產品電商銷售,人均增收2700余元。
今年,李婷婷的專業合作社又將出資100多萬元帶動長樂坪227個在冊貧困戶發展香椿產業。經濟林木種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相對于其他行業來說利益轉化相對緩慢,香椿從種植到豐產要三年時間,李婷婷從社員的切身利益出發,為社員統一提供優質的種苗,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為種植戶講解種植技術,保證香椿種植的成功。
她很注重培養年輕的電商人才,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幫助社員及貧困戶銷售如蜂蜜、土雞蛋、臘肉、紅薯、土豆等農副產品以及手工布鞋等手工藝品,這樣使得合作社自身擁有造血功能,能夠持續供養種植基地,同時也增加了社員及貧困戶的收入。
建設優質農產品電商基地與貧困戶實現信息產品精準對接,“我賣啥,他種啥”,“我需要啥她發展啥”。根據貧困戶實際致貧原因為其提供穩妥無憂的保姆式發展服務,有田出田、有力出力、有智慧出智慧,讓全民參與到農村電商的大潮中來。
農產品直銷實現新零售,優質農產品從產地直接到終端這是必然。新型農民,任重而道遠。
作為縣九屆政協委員,她深知這不僅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首先應該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積極參政議證,傳播正能量,不斷充實自己,開闊視野和思路,做好孝女、慈母和賢妻,在家庭生活中以自己的身行傳遞中華美德;同時也要當好一名新農村、新農業帶頭人,不但要經營好合作社,把合作社做大做強,健康發展,還要關心所有社員及貧困戶的生產與生活,努力實現企業價值和社會意義。
(五峰縣政協 張艷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