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歡慶中國共產黨成立96周年到來之際,筆者按照當陽市政協辦公室的安排,于6月12日懷著十分敬慕的心情,對市政協原主席、退休干部徐時成同志進行了專訪。在采訪中了解到,這位老領導雖說已有85歲,是個有著62年黨齡的老黨員、正處級退休老干部,但情緒高昂,樂此不疲,講述了他退而不休作奉獻的感人事例。正如有些同志所說:“凡熟悉和認識他的人,對他那種執著的追求、孜孜不倦的精神,熱愛生活的態度,平易近人的作風,都有深刻的印象。”現在,已有許多干部群眾正把老縣長、老主席、老會長徐時成同志的先進事跡當作佳話,廣為傳頌呢。
生命不息,奉獻不止
他從18歲參加革命工作到退休后,主要從事五項工作,即青年團工作、黨務工作、政府工作、政協工作、老促會工作,先后曾擔任團區委書記、團縣委副書記,鄉黨委書記、公社黨委書記、區委書記、縣革委會副主任、縣委副書記,常務副縣長、縣長,市(縣)政協主席,市老促會長等職務。他無論在哪一個領導崗位上,總是勤政為民、公正廉潔、事業有成,曾9次受到上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表彰和獎勵。他退休22年來,堅持做到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寫學習筆記13萬多字,堅定“四個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始終保持一名老黨員、老干部的本色,其奉獻精神得到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好評。2012年10月,他被當陽市委組織部、市委老干部局評為“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先后3次被宜昌市老促會評為先進個人和募集扶貧基金先進工作者,3次被宜昌市委、市政府授予“五好老干部”稱號,被宜昌市委組織部、市委老干部局評為“五好老干部”;被省老促會、省人事廳評為全省老區建設促進工作先進個人,被省委組織部、省委老干部局評為“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并出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頒發的“三個代表”的忠實實踐者《人民文學》報告文學優秀主人公獎。
市花發展作奉獻
他隨著年歲增大和身患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在任市老促會會長到75歲辭職,可他一心一意為當陽的市花(月月桂)為主的桂花發展作奉獻。由他倡導創辦的“桂園”和領辦的“當陽市桂花專業研究會”,經過25年的建設和發展,不僅把“桂園”打造成當陽市花的繁育基地,而且在“當陽市桂花專業研究會”的推介下,調動了城鄉市民種植市花的積極性。據統計,未建桂花專業研究會前,全市桂花不過千株,現已發展到600多萬株、3萬多畝,并遍及沮漳兩岸,全市各地,出現了不少桂花路、桂花林、桂花山、桂花村、桂花街、桂花小區、桂花庭院、桂花專業大戶等。如今,他一再表示要為創建“中國當陽月月桂之鄉”奉獻余生。
創建關心下一代志愿者協會獻良策
他回憶說,正是從參加工作組織上安排他從事青年團工作,從此便與青少年結下了不懈之緣。他無論是在工作崗上還是退休后,仍然關愛青少年工作。為適應形勢的發展,進一步把當陽市的關心下一代工作做好,他與全國“師德楷模”鄭琦老師商量提出應盡快建立“關心下一代志愿者協會”這樣的組織,把方方面面的老同志組織起來,形成關心下一代的整體合力。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支持下,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具體領導下,2014年6月18日“當陽市關心下一代志愿者協會”正式成立。市委書記鄭廷貴到會授牌、作重要講話,宜昌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賈慶生到會祝賀、講話。大會通過了《當陽市關心下一代志愿者協會章程》,他被委任名譽會長。他表示要盡心盡力參與協會活動,為辦好協會出主意、獻良策。
身體力行,講好中國故事
2015年春,由該市委組織部、市委老干部局、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組織的“五老”宣講團,“講好中國故事”活動啟動,他被聘為宣講團成員,主講抗戰史。他欣然受命,不顧年事已高,體弱多病,戴上老花鏡,親自起草講稿。他注重聯系當陽人民深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殘害之苦,講述當陽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英勇殺敵的許許多動人故事。
2016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7周年,組織安排他講“黨史、國史”。他在每一處所作的報告中,始終緊密結合當陽實際,著重講解了當陽黨組織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四個時期28年的戰斗歷程及英勇斗爭中涌現出的英雄人物的經典故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67年,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所取得的偉大成績,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和改革開放以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告誡青少年們要不忘歷史,珍惜現在,聽黨的話,跟著黨走。 2017年,他講抗日民族英雄張自忠將軍在當陽的抗日故事;6月上旬,他到市委黨校講了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做好群眾工作的體會。到目前他已宣講了30多場報告,聽眾達萬人之多。
在采訪結束時,這位“80”后的徐老一再表示說:“我受黨組織的培養教育60多年,將在有生之年做到生命不息,奉獻不止,為黨為人民的事業增光添彩。并在日常生活中傳遞正能量,唱出好聲音,講好中國故事,用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當陽市政協 李棟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