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風采

打造生態農業綠洲  放飛助民致富夢想

2017-09-12 17:36:31  
字體大小:【

 

    今年38歲的劉斌,系武漢市新洲區政協常委、武漢綠洲源農業集團創始人和董事長,他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從小目睹了父輩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艱辛勞作,曾暗暗發誓要改善農民的生活。這份樸素的感情和夢想,成了如今事業發展的方向,也成了作為政協委員的履職方向。

 

    返鄉創業,堅守不變的初心

 

    1999年,懷揣夢想的劉斌大學畢業后,開始了自己的創業歷程。最初在國企上市公司從事銷售工作,他以誠信和執著,把銷售做得風聲水起。后來,他又輾轉到黃岡、武漢、深圳打拼,歷盡艱辛,創業、失敗、再創業.....既曾有過與武漢光明大酒店合作,以全新的商業化運作模式把吳東秀太婆的汪集雞湯推向市場,打入武漢中百和各大超市,使其成為江城十大名菜之一的傳奇,也曾有過在黃岡投入巨資的酒店因缺乏管理經驗,加之禽流感爆發,最終慘痛關門的教訓。2003年底,不甘失敗的劉斌應聘到深圳一家外企做了銷售工作,從普通的員工做到了企業銷售部負責人,后來又負責公司對外業務拓展營銷企劃。4年的磨礪,劉斌積累了豐富的企業管理、營銷經驗,積累了寶貴的人脈資源,也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雖然事業上小有成績,但劉斌始終覺得他的根在農村,夢在農村,于是經常研究農村政策,關注農村動態。2008年初,當聽說家鄉的農產品經常滯銷時,他毅然放棄了豐厚的待遇,辭去了董事長助理職務,返鄉注冊成立了武漢綠洲源農業集團,決定從自己熟悉的銷售做起,幫助家鄉農民賣菜。公司創辦之初,得到湖北省農科院、武漢市農委的大力支持,他在新洲區汪集、李集、三店、鳳凰、道觀等十余個街鎮,建立“江城菜芯”訂單種植基地10萬余畝,與農戶簽訂產銷合同。通過在武漢白沙洲、四季美、海吉星等農貿大市場設立的物流配送中心和蔬菜批發檔口,把“江城菜芯”和家鄉滯銷的農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并用冷庫儲存進行反季節銷售,使農產品的產值利潤最大化,盡量促進農戶增收。他還實施跨區域農產品整合,直接在外地對接收購本地稀缺的蔬菜,填補了武漢市場多個反季節稀缺品種蔬菜的空白。他把福建的胡蘿卜,蘭州的精品包菜、西芹、花菜銷售至武漢,滿足了武漢市民在蔬菜淡季的需求。其中最成功的是蒜苔銷售。每年5月,公司通過山東蘭陵的5萬多畝蒜苔訂單種植基地,收貯保鮮10多萬噸蒜苔,春節前后開始在武漢三大農批市場銷售。高峰期每天進出武漢市場蒜苔數千噸,占據武漢蒜苔市場70%的份額,年銷售額達3-4億元,成為武漢第一家進行蒜苔返季節儲運銷售并全年不斷貨的企業,打破了武漢市場多年春節期間蒜苔價格居高不下,其他大部分季節無蒜苔可吃的怪圈,公司僅蒜苔銷售一項,每年可獲利4000余萬元。

 

    綠洲源農業集團成立后的幾年,國家出臺系列政策規范土地流轉、鼓勵適度規模經營,敏感的劉斌從中看到了創業的新希望。2012年,劉斌在革命老區的新洲區鳳凰鎮,流轉土地1萬余畝,4年間投入近2億元,建成了6000畝果園、1000畝茶園,3500畝蔬菜基地、500畝水產基地以及花卉園,,逐步形成了月月有花開、季季有果采的局面。公司免費為周邊村民提供技術指導和種植規劃,帶動了一大批人成為了新型的職業農民和種植能手,每年安置農村閑置人員近千人在園區打工,引領促進了鳳凰農業產業的發展,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2016年6月投資了5年的園區果蔬大部分進入豐產期,7月初的一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將離成熟期還有20天的葡萄和梨以及苗木全部淹沒,幾千萬資產瞬間淹沒。災情過后,劉斌不等不靠,憑著堅定的信念,帶著全體員工不畏艱辛,夜以繼日地恢復重建鳳凰園區。他們探索的葡萄災后恢復自救種植技術,被省農科院作為教案,載入果樹應對極端天氣的應急方案教科書。短短一年,在劉斌的帶領下,綠洲源鳳凰萬畝果蔬公園又迎來了新的春天。2017年8月5日—27日,重建后的園區舉行了新洲首屆七彩油傘燈光葡萄節,成為了武漢市賞花游景點之一。期間,園區每天吸引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達5千人。原省委老領導王群為葡萄節賦詩一首:葡節梨節幸福節,花果園林極樂鄉,共建共享社會好,天人和諧筑小康。

 

    一份付出,一份收獲;一份執著,一份成功。經多年實踐,公司探索出“農業科技創新、鄉村產業扶貧、農企共同發展”新模式,形成了種植、養殖、收購、加工、保鮮、倉儲、物流等較為完善的產業鏈,重點打造休閑觀光農業,并被省農業廳和省旅游發展委員會批準為2017年新洲區唯一一家省級休閑農業示范點。公司還連續多年被評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武漢百強民營企業、武漢市關愛農民工優秀用人單位。劉斌也被授予湖北省十大青年民營企業家殊榮。

 

    參政議政,彰顯不變的情懷

 

    由于成績突出,劉斌自2011年起連續兩屆當選為新洲區政協政協常委。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劉斌認為,這不只是一種榮譽,更重要的是一種政治職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作為一個農業企業的負責人,更應該代表界別群眾發聲。因此,他始終富有深情去關注農村、關心農業、關懷農民,認真履行一名優秀政協委員的職責。

 

    他注重學習,積極參加政協組織的各項活動,深入基層開展調研,通過撰寫提案、調研報告、社情民意信息,大會發言等方式,積極農村、農業、農民鼓與呼。撰寫的《關于解決我區蔬菜基地基礎設施的建議》,既指出存在的問題,又提出解決辦法,得到承辦單位的認真辦理,被評為優秀提案。報送的信息《關于實施殘疾人、低保戶、五保戶意外傷害保險的建議》,得到省市政協采用,被評為區政協2015年優秀社情民意信息。習總書記發出精準扶貧的號召后,他深入到農村調研,與群眾座談,同貧困戶拉家常,掌握了大量的一手素材,形成大會發言材料《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贏脫貧攻堅戰》,在四屆五次全會上,得到領導和廣大政協委員認可,被評為優秀協商發言。據統計,近5年來,他撰寫提案5件,報送社情民意信息6篇,調研報告2篇,作大會發言3次。2015年、2016年,他還連續兩次作為界別代表分別列席湖北省、武漢市政協全體會議,參與更高平臺的協商議政。

 

    回報社會,詮釋不變的擔當

 

    作為年輕的企業家代表,作為農業界別推薦出來的政協委員,劉斌一直努力把為人民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作為履行政協委員職責的應有之義,當作一種責任和使命,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

 

    “一個沒有愛心的企業,不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劉斌說他要感激生他養他的這片熱土,感謝為他提供干事創業舞臺的農村,他要用心回報。多年來,他每年定期到三店和其他福利院去看望孤寡老人,捐錢捐物。在重點資助一名學生讀完大學的基礎上,還定向資助10余名貧困學生。為幫助公司基地所在的鳳凰鎮革命老區的貧困戶,他對周邊十幾個村的困難家庭,逐一走訪登記,每月定期扶貧資助300—500元。并帶動全公司員工每月開展愛心日,對貧困戶實行捐款捐物。同時吸納近千人次到鳳凰基地務工增加收入,幫助當地農戶銷售農副產品,免費提供技術培訓。2012年,在區政協組織的一次調研中,他得知倉埠街女學生劉叮嚀家境貧寒、居住危房的情況后,資助5萬元修建了一棟住房,連續5年每年資助5千元助學,并鄭重承諾,若其上大學,每年資助1萬元。

 

    作為一個民營企業負責人,他大力支持非公黨建工作。2015年,他捐助10萬元用于鳳凰鎮非公黨建工作。2016年在邾城街黨工委組織的重建家園活動中,他捐款6萬元用于災后恢復生產。2017年在新洲區委組織開展的“紅色基金”捐助活動中,公司積極響應并捐助10萬元支持,這是全區首個捐助的非公企業黨組織。

 

    多年來,劉斌帶領公司為公益慈善事業捐款捐物累計達400余萬元。

 

    劉斌,一個有責任、有愛心的青年企業家,一個心系“三農”的政協委員,用自己的言行贏得了職工,贏得了群眾,更贏得了事業,展示了一名企業家和政協委員的別樣風采。

 

    (武漢市新洲區政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