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的身份,是榮譽,更是責任。這種責任,就是要心懷‘國之大者’,圍繞中心大局,厚植為民情懷,要理直氣壯為國履職,為民建言。”1月21日,省政協常委、農工黨湖北省委會副主委、黃岡市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長詹漢彬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說。
省政協常委詹漢彬
千門萬戶懸菖艾,出城十里聞藥香。近年來,黃岡市蘄春縣弘揚李時珍精神,發展大健康產業,“中國艾都”的名片越來越亮。
詹漢彬介紹,農工黨參政議政的重點是“美麗中國”和“健康中國”,多年來,他持續關注醫藥醫療民生相關領域,多次帶領農工黨員到蘄春就蘄艾產業鏈進行調研。
“調研發現,目前蘄春的艾草產業雖然有了長足發展,但總體規模仍偏小,缺乏大型企業和知名品牌,導致市場競爭力不足。”詹漢彬說。
去年兩會,詹漢彬提出有關做大做強湖北農業品牌的建議。省政協高度重視,專題圍繞“推進品牌強省建設”協商議政。省委、省政府科學制定品牌強省戰略并強力推進實施,先后制定一系列重要文件,明確品牌建設的目標定位、推進舉措等。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動下,我省特色農業領域涌現出一大批優質品牌產品,比如英山云霧茶入選中國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百強,蘄艾榮登全國區域品牌第30位,高質量發展的湖北品牌效應開始顯現。”詹漢彬說。
“蘄春的艾草產業在產業鏈技術創新、品牌推廣、質量監管等方面,還需要相關部門大力支持。我將繼續深入調研,持續關注。此次兩會,我準備了‘關于支持蘄春打造中國艾都’的建議。”詹漢彬說。
在黃岡市水利和湖泊局,詹漢彬分管水旱災害防御、水土保持等工作。走遍黃岡河流湖庫,對黃岡水系了然于胸的他,組織修編多個水利工程運行調度方案、應急預案,多次參與重大險情搶護。
在詹漢彬看來,在熟悉的領域建言,是自己的專業責任。
“黃岡是水旱災害多發頻發地區,現在應對水旱災害關鍵在于打通‘最后一公里’,即加強群眾的安全意識,落實基層責任,以及完善臨災‘叫應’機制等。”詹漢彬表示,將針對科學應對極端氣候造成的水安全問題提出相關建議,為確保黃岡“江河湖庫”安瀾盡一份力。
“新的一年,要繼續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用心用情履職,為國為民建言。”詹漢彬說。
﹥﹥﹥記者手記
參政議政建真言 專業視角顯真功
湖北是農業大省,多年來,詹漢彬為湖北農業品牌建設的創新發展,認真履職,深入建言。
作為深耕水利一線30多年的老水利人,他努力為父老鄉親打通防御災害的“最后一公里”。
扎實的專長和深入調研,讓詹漢彬的建議更接地氣。同樣可貴的,是相關部門對詹漢彬所提建議的重視和落實。
這種雙向奔赴,是他“建真言獻良策”的底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