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的一個重要維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指出,“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應有之義,必須以高水平開放促深層次改革”。以改革促開放,以開放謀發展,這既是黨中央的戰略決策,也是我國改革開放46年來的寶貴經驗和重要啟示。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擘畫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明確了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實現湖北開放突圍,需要全省全域發力、放手一搏,在新時期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進程中當好先行者、實干家,在外貿、外資、制度性開放等領域加快改革,解放思想謀發展,放開手腳促開放。
進一步解放思想樹立開放理念。敢于打破條條框框的束縛,善于運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要打破封閉狹隘的思想,理念對標沿海,舉措緊盯標兵,學習改革創新經驗,借鑒高水平對外開放政策,招引高能級市場主體。要樹立開放理念,敢于大改革、大開放,迎難而上補齊短板。越是管理型部門,越要“刀刃向內”,對標國際一流標準實現自我革命。要打破“等、靠、要、看”的思想,開放就是摸著石頭過河,不斷試錯,大膽闖、大膽試、大膽干。
進一步加快深化外貿體制改革。對外貿易是開放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形勢,需要充分發揮優勢,延續我省外貿向好勢頭。積極培育外貿新動能。立足供應鏈、重塑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充分發揮我省數字經濟、科技創新等優勢,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海外倉等新業態新模式,推動數字貿易、服務貿易突破性發展。服務建設花湖國際自由貿易航空港。發揮全球第四、亞洲唯一專業貨運機場優勢,立足湖北得中獨厚的交通區位,織密國內國際貨運航線網絡,不斷提升機場的集散功能、樞紐功能、開放功能。全力支持鄂州申建跨境電商綜試區,招引知名貨運航司、貨代企業在花湖機場開展國際航空貨運業務,支持花湖機場打通“空中出海口”、打造國際航空物流樞紐中心,不斷壯大對外開放新質生產力。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做法,完善湖北國際貿易數字化平臺功能,深化“單一窗口”建設,在硬件設施、軟件配套、吸聚流量等方面進一步加力,建立健全線上線下服務體系,提升口岸通關水平,降低貿易成本,為跨境貿易便利化提速賦能。
進一步推進外商投資體制改革。外資是培育開放發展新增長點的重要支撐,是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力量。要以更大力度吸引外資,將超大規模市場優勢轉化成實實在在的引資優勢。創新外資招商方式。系統謀劃新形勢下招商工作新體系,積極探索平臺招商、資本招商、產業鏈招商等新模式,從傳統的拼稅收返還、地價優惠、財稅補貼等模式,轉向拼產業生態、專業能力、營商環境的高質量招商,努力塑造我省招商引資工作新優勢。建優外資招商平臺。高水平辦好對外開放交流活動,借勢鏈博會、進博會、服貿會等國家級展會,辦好湖北主場招商活動。用好“兩湖對話”、中國—北歐經貿合作論壇、中法生態城、中德產業園等國際合作平臺,全面加強對外交流,特別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際合作,提升我省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擴大湖北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優化外資企業服務。落實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強化重大外資項目服務保障,持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在商事訴訟、商事仲裁、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加快對接國際通行規則標準,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進一步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制度型開放是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關鍵所在,要積極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為加快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制度保障。深入實施湖北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發揮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綜合實驗平臺作用,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服務產業發展為重點,深化重點領域對外開放。積極開展首創性、集成式改革探索,推動更多“湖北經驗”“湖北模式”在全國復制推廣。擴大制造業開放。聚焦我省突破性發展“五大優勢產業”,加快落實制造業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更大力度吸引外資投入制造業領域。擴大服務業開放。用好武漢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推進科技服務、健康醫療、文化娛樂等重點領域開放,鼓勵外資建設高水平研發機構和技術中心,加快培育競爭新優勢,推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
(作者系湖北省政協委員、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湖北省委員會主任、中國國際商會湖北商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