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直都在報紙上看‘精準扶貧·政協委員在行動’專欄的文章。這個欄目好,有問題分析、有發展建議、有典型學習,可以說是精準扶貧工作的良師益友。”6月3日,竹溪縣精準扶貧工作作戰指揮部一位負責人說。
“精準扶貧·政協委員在行動”是竹溪縣政協與《今日竹溪》、竹溪新聞網等新聞媒體聯合開辦的一個精準扶貧欄目,目的是動員和引導全縣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積極建言獻策,智助精準扶貧,宣傳和推介各地各行業和政協委員扶貧典型,為如期實現精準脫貧目標吶喊助威、加油鼓勁。據了解,這僅僅是竹溪縣政協創新委員履職的一種方式。
近年來,竹溪縣政協在推進委員履職盡責、促進提案辦理落實等工作上,創造性的與新聞媒體單位聯合,開辦討論專欄,組織全體政協委員積極主動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抓好委員提案辦理單位公開承諾辦理時間和方式,主動授受社會監督。
據了解,先后開辦了“我為全域旅游建言獻策”欄目。根據欄目主題,委員們主動圍繞生態、綠色,地方特色產品,農村傳統產品,美麗鄉村建設等獻智出力,促進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點相繼得到開發。如:新洲鎮南泥灣的珍貴紅心古楠木群,已正式對外開放;匯灣鎮濱江公園,已成為旅游的熱點。“關于打造‘竹溪蒸盆’品牌的建議”得到縣委書記余世明、縣長柯尊勇的肯定,并親自督辦落實。在“竹溪蒸盆”被評為湖北“四大蒸菜”榜首后,春節期間又“亮相”南極成為我國南極科考隊員的一道春節菜肴。“竹溪蒸盆”的亮相,為竹溪旅游發展注入了一針“催化劑”。與此同時,委員們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主動當好建設者。如:政協委員彭壽高投資建成了鄂西北地區最大的珍貴苗木基地,已成為人們旅游觀光悠閑的地好去處。縣旅游局把政協委員的建議作為旅游開發的第一手資料收集學習,并時常邀請有關委員參加討論。
提案辦理單位公開承諾、政協委員提案追蹤等欄目和專題節目,既展示了委員參政議政的能力,也加大了提案辦理力度。縣政協常委李遠東說:“在媒體上公開提案辦理承諾,讓人民群眾對政協提案工作更加知情,對單位辦理工作進行監督,是政府部門改進作風聯系群眾的具體表現。”尤其是“提案追蹤”在竹溪電視臺播放后,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并在“微播竹溪”后跟蹤討論,有效提高了社會參與度,擴大了政協民主監督的參與面,強化了承辦單位的責任感。
縣政協委員王成軍在建言中說,讓委員在媒體上參與討論,既是能力的體現,同時也讓委員有了更多的“話語權”機會和履職盡責的路子。
(竹溪縣政協 杜香平 張衛華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