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政協委員要當好政協人,做好政協事,說好政協話,務實創新,以為立位!”這是九屆羅田縣政協換屆之初,政協常委會對全體委員的殷切期盼。近年來,羅田縣政協以“主動謀事、認真干事、努力成事”為導向,努力提振委員“精氣神”,搭建履職“大舞臺”,唱響政協“好聲音”,凝聚發展“正能量”,履職做到了有聲有色、有為有位。現將該縣政協工作亮點采擷如下:
【“五星委員”創評點亮“滿天星斗”】
“委員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為充分激發委員的主體動能,羅田縣政協深入開展創業之星、崗位之星、建言之星、監督之星、公益之星等“五星委員”創評活動,每年在縣政協全會上對獲評的“五星委員”進行通報表彰,并通過與縣電視臺聯辦“‘五星委員’風采展播”節目等方式對委員先進事跡進行大力弘揚,在全體委員中營造了比學習、比工作、比創業、比服務、比奉獻的濃厚氛圍。
“五星委員”創評點亮了“滿天繁星”。活動中,委員們立足崗位、創先爭優,在協調關系、匯聚力量、建言獻策、促進發展上作出了全方位的貢獻,涌現出一大批值得點贊的先進典型。如在全縣“十佳公仆”、“十大發展功臣”、“十佳廉政標兵”、“十大優秀民營企業家”、“十佳拔尖人才”等“五個十”的評選中,政協委員占20%的比例。王生委員扎根深山開發旅游,“十年磨一劍”讓天堂寨景區名揚全國;徐德寧委員以“互聯網+”助推產業升級,引領電子商務潮頭;陳春委員樂當“公益達人”,被評為首屆“黃岡慈善之星”;陳仲波委員勇于“亮劍”,以民主監督助推經濟發展環境優化;政府部門政協聯絡處主任閔德元帶領委員搞調研、忙視察,每年形成調研成果20余份……
【“農村教育幫扶工程”綻放“關愛之花”】
“來吧,用您的愛打開他們的心扉,用您的點滴付出收獲人間最純真美好的情感……”這是縣政協委員、縣留守兒童關愛協會會長陳春在縣“兩會”上發出的《關愛留守兒童倡議書》。
關愛留守兒童,一直是委員和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2013年,羅田縣政協啟動了“農村教育幫扶工程”。全縣18個政協聯絡處分別與一所農村中小學結成“幫扶對子”,力所能及地幫助學校改善教育教學條件;229名政協委員分別與一至兩名農村留守兒童結成“愛心鏈”,在感情上貼近,在生活上資助,在學習上關心,呵護他們身心健康成長。如縣政協機關聯系愛心人士共為李家坳等三所學校捐款捐物折計60余萬元;聯歡互動、家庭互訪、贈送禮物、免費體檢、送教下鄉、親情電話、趣味運動會、“四點半學校”等形式多樣的關愛活動頻頻開展。同時,縣政協將專題調研、提案督辦、大會發言、對口協商、宣傳信息等履職方式綜合運用,持續建言,產生了音量疊加的效果,喚起了縣內外和社會各界的關注目光。“關愛留守兒童”被列為“十大民生問題”之一,衛計、團委、婦聯發起的“圓夢行動”、“希望家園”等關愛活動如火如荼,湖北廣電、武漢車友會、縣留守兒童關愛協會等社會力量紛紛加入愛心行列,“關心農村教育、關愛留守兒童”正逐漸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雙向民主監督”詮釋“為民之責”】
“人民政協為人民”。“履職為民”,是政協的責任之本。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是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反映強烈的焦點問題。為此,羅田縣政協深入推進“雙向民主監督”工作,集中選派政協委員組成10個監督小組,每年分別進駐5個部門和5家企業作為“監督崗”、“觀察哨”,從行政司法行為的主客體兩個方向對發展環境進行雙向監督。
活動開展以來,各監督小組每年查擺選取一兩個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進行深入解剖、個案追蹤、密切協商、聯合督辦,對“兩集中兩到位”行政審批改革、“享受民政惠民政策真實性”、融資擔保政策落實、“紅頂中介”、飲水安全、簡化社保補貼程序、城區公廁使用與收費等問題的民主監督意見都受到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整改效果明顯。如縣房管局對監督小組反映的“有車戶入住廉租房”問題迅速行動,與交警及政協委員一起到“幸福家園”廉租房進行突擊檢查,對“有車戶”分別采取流轉入住公租房或取消入住資格的措施,并強化常態化監督管理,其經驗被湖北省電視臺“提案追蹤”節目專題介紹。
【提案工作“五全”機制催生“花紅果香”】
提案工作,是人民政協的一項全局性、基礎性工作。近年來,羅田縣政協從“五全”入手,努力實現提案工作“提好”與“辦好”的良性互動。以全局的理念來重視提案工作,以全局的視野來謀劃提案工作,以全局的合力來推進提案工作,做到全局性定位;在提案征集上注重培訓指導,在提案審查上注重限量提質,在提案交辦上注重歸并精簡,把好提案質量關,做到全過程提質;增強提案工作上的“四大家”高層互動、提案三方全程互動和提案信息平臺實時互動,做到全頻道協商;實行主席領銜跟蹤督辦、“提案調研督辦月”集中督辦、重點提案重點督辦相結合,做到全覆蓋督辦;對往年提案開展“回頭問效”,對當年重點提案開展視察評議問效,對所有提案承辦單位進行量化考核問效,做到全方位問效,從而努力實現提案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
“五全”機制有效提升了提案的落實率、轉化率和滿意率。如近兩年來,關于公交車改革、養老事業發展、農貿市場建設、菜籃子工程、鮮活農產品配送基地、城區公廁等6個重點提案的辦理工作被列入縣長辦公會進行研究督辦,相關的民生工程相繼建設并投入使用;甜柿產業發展、中介組織管理、落實農村惠民政策、優化行政審批效率、企業融資平臺、回歸創業、鄉村旅游等一大批提案成果被縣政府及相關部門采納,轉化為推進產業發展、優化行政效能、改善社會民生的制度規劃和具體行動,產生了“花紅果香”的實際效應。
【“聯絡處連片活動”激活“一池春水”】
聯絡處是最基層的政協組織。“一起活動,人太多;單個行動,力太薄”,這是政協聯絡處組織活動的現實困境。羅田縣政協探索“聯絡處連片活動”的新模式,采取“縣鄉對接、有機組合”的方式,圍繞某個主題,由若干個縣直系統口和鄉鎮聯絡處聯合開展連片視察調研活動,實現了政協系統跨區域、跨行業的整體聯動。
“連片活動”為委員搭建了履職平臺,拓寬了參政渠道,激發了委員主體活力,激活了政協“一池春水”。兩年來,各聯絡處圍繞支持委員創業、生態保護、鄉村旅游、現代農業、政法系統公正廉潔執法、小微企業孵化園等主題現場視察、建言獻策,很多對策建議受到重視與采納。如黨群部門、匡河鎮、白蓮河鄉等聯絡處聯合組織連片活動視察白蓮庫區整治情況,并就“關注庫區漁民生產生活困難”問題向縣委、政府提出視察建議,縣委出臺了縣級領導干部結對幫扶庫區村的制度,并將之作為縣委督查室重點督查內容,庫區整治行動得以有序有效推進。
(羅田縣政協 余子國 方鳶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