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屆以來,區政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按照省市政協要求,緊緊圍繞省、市、區黨代會提出的目標任務,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服務發展有新思路、增進和諧有新貢獻、履行職能有新突破,為促進拼搏趕超發展,建設“創新活力城區、幸福美麗江岸”,展現了新一屆政協作為。
一、打好協商民主牌,服務中心大局有成效
(一)常委會會議協商關注全局性。換屆以來,著力發揮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注重常委會協商引領工作。今年前三季度,分別圍繞黨的建設,召開了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為議題的議政性常委會會議,邀請區紀委負責人作相關工作報告,并開展互動,取得良好反響。圍繞創新驅動發展,選擇以“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人才工作”為切入點和結合點,深入協商建言。委員們提出的“要加強招才引智團隊建設,組建工作專班,集中政策釋放,提升招才引智專業化水平”等20多條意見建議受到了區委、政府領導重視。圍繞全區經濟社會整體運行,專題聽取并協商上半年國民經濟計劃執行情況,委員們針對工作中難點、痛點、重點、熱點問題提出的“要用活用好政府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充分發揮其放大效應,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等前瞻性意見建議得到區政府領導充分肯定。
(二)主席會議協商強調關鍵性。今年以來,先后聚焦綜合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全區重大項目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三舊”改造、城市管理、金融服務業發展、“七五”普法等8項區委、區政府重點工作進行主席會議專題協商,邀請區政府領導出席與委員們面對面協商,深入探討交流,提出意見建議80余條,編發《政協專報》7期。會后,委員們還主動服務江岸發展,眾創網(武漢)科技有限公司CEO劉佳利委員通過列席主席會得知2017年度湖北省雙創周活動主場設在我區后,立即協調眾創網對我區雙創周活動及文創獨角獸峰會、紅磚π·內容創業峰會等進行全程直播與互動,為推進我區創新創業、招商招才等相關工作發揮了獨特作用。
(三)對口協商、界別協商突出專業性。充分發揮政協“智囊團”、“人才庫”優勢,相繼圍繞招商引資、“四水共治”、亮點區塊打造等議題開展調研協商活動13次,提出的“進一步創新政策招商,明確招商引資重點方向”等40多條意見建議得到了區領導充分肯定。尤其是專家委員們在漢口文創谷調研視察活動中提出的“準確把握漢口文創谷在長江主軸亮點區塊中的核心地位,是打造武漢市有歷史沉淀與現代交融城市的重要名片”等14條建議清單受到區長馬澤江高度贊賞,并進行簽批催辦,取得了實效。
(四)網絡遠程協商注重時效性。為暢通協商渠道,保障協商議政話題的及時性,搭建了新一屆政協微信網絡協商議政平臺。截止目前,分別圍繞“美麗街區、幸福社區”、“新民營經濟發展”等工作開展網絡議政活動2次,并對委員建議及時進行匯總梳理,形成意見清單20余條報送區領導,得到區委書記王煒的肯定,為區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重要參考。
(五)議政沙龍協商體現創新性。為鼓勵委員大膽建真言,創新載體,搭建沙龍式協商議政平臺,使委員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互相交流,深入探討,激發靈感智慧,議出真知灼見。先后以“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助力紅色物業”為主題開展議政沙龍協商活動,委員們在平等協商的情境中,暢所欲言,相互啟發,提出的建設性、創新性意見建議,引起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為破解工作難題,創造性推進工作貢獻了智慧。
換屆以來,區政協按照年初確定的協商計劃,扎實有效地開展協商議政,拓展協商形式,創新協商載體,增加協商密度,對協商成果的跟蹤督辦也進一步加強,成效顯著,使新一屆政協履職向縱深推進。
二、用好民主監督權,推進作風建設服務民生有貢獻
(一)民主監督改善發展環境。今年7月份,根據區委統一部署,首次在全區開展了專項督查評議活動,組建6個專項督查評議工作組對全區21個機關中層科室和233個基層站所作風建設進行專項督查,對發現的226個問題提出了整改意見。建立了統一選派特約監督員制度,向區直13個部門選派52名政協委員擔任特約監督員,參與整治“新衙門”作風、優化發展環境、電視問政等監督活動,保障了民主監督的廣泛、及時、有效開展,為促進全面依法履職盡責,改進政風行風,提高服務效能,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做出積極貢獻。
(二)民主監督促進工作落實。加強建議案、提案督辦,在以往政協主席領銜督辦重點提案的基礎上,建立了區委書記和區長領銜督辦建議案、重點提案制度。目前,已順利完成了對十五屆一次會議《關于加快漢口歷史文化風貌區保護利用,打造特色鮮明“漢口文創谷”的建議案》和《關于江岸區排水建設的建議》等5件重點提案的監督性協商督辦,確保委員建議落到實處,相關工作深入推進。寓監督于視察活動之中,圍繞澳門金角1期(下陳家湖)項目推進、我區現代化學校建設、園林綠化暨長江主軸亮點區塊規劃建設等全區重大項目及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組織開展監督性視察活動9次,委員們真誠而不極端的批評建言,強化了相關部門的拼搏趕超意識,促進了相關工作順利開展。
(三)民主監督解決民生難題。充分發揮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在促進民生問題解決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了反映社情民意特約信息員(聯絡員)制度,首次聘請62名同志為特約信息員(聯絡員),并聘請專家2次進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專題培訓,取得顯著成效。今年以來,我們共收集整理社情民意36篇,其中3篇直報全國政協,《各區代建市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決算審計工作亟需完成》等4篇被市政協采納,并專報市領導,促進了問題在更高層面的解決。區政協社情民意工作也得到了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委員們反映的為老舊社區加裝電梯、211路公交站點設置、百步亭路擁堵治理、中一路道路和街面亂象整治等問題,得到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王煒書記作出重要批示,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余松,區委常委祁琳,副區長葉曉飛、司徒毅、朱功偉及時回應委員和居民關切,親率街道和區直相關部門現場調研督辦,召開協調會,促進了相關問題解決或改善。
新一屆政協積極落實中辦《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意見》,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做到參與、支持、服務、監督有機統一,在參與中支持,在支持中服務,在服務中監督,與區委、區政府合心、合力、合拍。5月份,市政協副主席譚仁杰親自帶隊到我區調研,推廣我區民主監督創新做法,8月份,湖北省政協網站、《湖北政協工作簡報》分別刊文推介了我區民主監督工作經驗。
三、搭好團結聯誼橋,助力社會治理有辦法
(一)關心委員工作生活,尊重委員權利。堅持主席會議成員走訪委員和委員懇談制度,在走訪泰康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方遠近委員時,其反映金融詐騙異地立案難問題,區政協及時聯系協調區公安分局、金融工作局等相關部門,使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對一些企業界委員反映的“營改增”實施及行政審批事項中的問題也都進行了及時協調,委員們都得到了滿意的答復;聯系協調解決了部分委員子女就學入園問題,極大增強了政協組織的凝聚力。積極宣傳和踐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組織市區委員先后3次調研視察我區宗教活動場所,在助推古德寺周邊環境改造和清真寺拆遷還建等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促進了宗教和順、民族和睦、社會和諧。
(二)支持界別履職,造福居民群眾。各界別按照區政協年度界別工作意見要求,發揮自身優勢,服務各界群眾,如農工醫衛界聯合西馬街道聯絡委組織開展了“致力改革發展,奮力拼搏趕超”的愛心義診活動,來自市中心醫院等5家市屬知名醫院的11名專家學者免費為300余位居民群眾進行健康體檢和健康咨詢;僑聯(臺聯)界別,冒著酷暑炎熱,走訪慰問生活困難歸僑,為他們送去夏日清涼;工商聯、特邀(民企)界活動小組堅持組織企業家愛心捐資助學活動,幫助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受到廣泛贊譽。
(三)服務專項工作,參與社會治理。根據區委統一安排,區政協主席會議成員積極參與全區重點項目建設、信訪積案化解、聯系服務企業等中心工作。主席們及時跟蹤中美國際大都會等5個重點項目進展,協調解決30多個問題和困難,確保了項目順利推進;圍繞信訪積案化解,主席們以事要解決、息訴罷訪為目標,指導責任單位制定可行措施,采取思想教育、幫扶救助等辦法,推進了25件信訪積案的有效化解;扎實開展聯系服務企業活動,堅持問題導向,幫助企業排憂解難,共收集解決問題18個,助推了我區實體經濟的發展。
新一屆政協注重發揮統一戰線組織團結聯誼功能,鼓勵專委會、界別更多地開展懇談交流、走訪看望等特色聯誼活動,發揮網站、微信的便捷作用,真誠服務委員履職,使他們更多地感受到政協組織的關懷與溫暖,極大地激發委員的履職熱情。截止目前,委員提交提案204件,形成考察、調研報告26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57篇,參加視察、調研、民主評議活動270余人次,全面活躍了區政協工作。
四、借好政協聯動力,擴大江岸影響有作為
(一)發揮駐區市政協委員作用,為江岸發展鼓與呼。在市政協全會召開期間,組織駐區市政協委員針對“漢口文創谷”建設和“長江新城規劃選址”開展專題調研,并將調研成果轉化為市政協大會發言和提案,引導市政協委員為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發聲。委員們高質量的意見建議,不但引起了市領導的高度重視,也受到了各類媒體的高度關注與報道,為長江新城起步區落子我區及“漢口文創谷”建設市級層面支持政策的出臺,營造了良好氛圍。
(二)上下聯動開展調研視察,切實增強江岸影響力。圍繞“傳承家庭美德,促進和諧社區建設”、“優秀歷史建筑保護和利用”、“宗教場所建設”、“政協民主監督、提案工作”等開展省、市、區三級政協聯合調研視察活動,提出40多條意見建議,受到上級采納和省市政協領導肯定,相關網站媒體跟蹤報道10多次。積極推介宣傳漢口歷史文化風貌街區建設成果,與市政協合作完成“歷史文化風貌街區的保護利用”專題論壇,在武漢電視臺播出后,引起強烈反響。在助力“長江新城”起步區落子我區后,又聯合市政協開展了以“長江新城規劃建設”為主題的政協論壇,深入建言長江新城的規劃實施,在更寬廣的范圍內為江岸改革發展凝智聚力。
(三)延伸工作觸角,展示基層政協形象。密切與政協各街道聯絡委的聯系,加強工作指導。各街道聯絡委召集轄區政協委員開展政情通報30余次,服務委員履職;推進社區委員工作室全覆蓋,收集社情民意80余件,助力相關問題的解決;發揮政協委員主體作用,深度參與社區治理活動,助力紅色物業、基層治理、信訪維穩等工作取得了實效。
換屆以來,通過加強政協系統聯動,工作中做到兩個主動:一是主動爭取省市政協的支持指導,二是主動加強對街道政協工作指導。更好地擴展了政協履職空間和成效,在省市政協引領帶動下形成合力,有力推動了基層政協工作的創新實踐。
(武漢市江岸區政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