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明確提出:到2020年在現行標準下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湖北省咸豐縣位于武陵山集中連片貧困山區,是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脫貧攻堅是全縣上下當前一個時期的重中之重、難中之難。咸豐縣政協黨組始終牢記使命、勇于擔當,堅持把精準扶貧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政協職能圍繞脫貧攻堅拓展,政協干部圍繞脫貧攻堅聚力,政協委員圍繞脫貧攻堅履職,為決勝脫貧攻堅貢獻政協力量和政協智慧,充分體現基層政協組織聚力脫貧攻堅的政治自覺和為民情懷。
一、提高站位,切實擔起政治之責
習總書記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實施精準扶貧,助推精準脫貧,也是政協組織、政協委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咸豐縣政協黨組緊緊圍繞縣委決策部署,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立足本職、發揮優勢,始終把精準扶貧作為第一號工程、第一位工作,深刻認識脫貧攻堅是第一民生工程,是對政協組織能否擔當政治責任的重大考驗。
高度統一思想認識。黨組自覺把抓好脫貧攻堅作為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的具體體現,作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維護黨中央權威的實際行動,牢固樹立抓好脫貧是本職、不抓脫貧是失職的意識。堅決落實各級部署。堅持把精準扶貧工作作為重要議題進行專題安排,及時召開黨組會、主席會、常委會、委員培訓會、機關干部職工會,組織廣大政協委員、政協干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關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思想、論述和中央、省、州、縣關于脫貧攻堅的會議精神和要求。高位推動組織實施。按照縣委脫貧攻堅統一安排部署,縣政協黨組書記、主席鄒玉萍親自擔任所聯系的忠堡鎮精準扶貧前線指揮部指揮長,其他黨組成員、副主席分別擔任各自聯系鄉鎮精準扶貧前線指揮部副指揮長,一線指揮、掛帥作戰,統籌負責脫貧攻堅進度安排、項目落地、資金使用、人力調配、推進實施等工作,對所聯系鄉鎮精準扶貧工作承擔重要領導責任。縣政協領導沉在一線、干在一線、督在一線,深入聯系鄉鎮、貧困村調研督導脫貧攻堅工作,累計走訪貧困戶1300余戶4000余人,集中解決了一大批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
二、立足職能,主動履行建言之能
縣政協黨組把助力脫貧攻堅“摘帽”作為“頭等大事”,縣委、縣政府脫貧攻堅推進到哪里,縣政協履職活動就延伸到哪里,充分發揮政協組織“人才庫、智囊庫”作用,為脫貧攻堅建言獻策。
(一)圍繞精準扶貧開展深度調研。近年來,咸豐縣政協采取黨組成員、副主席帶隊,組織相關委室、部分政協委員組成若干調研組,深入全縣11個鄉鎮(區)、近50個村和100多家市場主體開展調研,圍繞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精準扶貧中作用”“招商引資工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支持工業經濟發展”“提升農民綜合素質,增強脫貧內生動力”“農村基層治理”等課題開展調研視察,提出論證周密、切實中肯的意見及建議,經縣政協常委會會議協商審議后,以參閱件、建議案等形式上報,得到了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肯定。
(二)圍繞精準扶貧撰寫精品提案。圍繞脫貧攻堅工作中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充分利用提案辦理履職方式,及時快捷地反映民生訴求。去年以來,緊扣脫貧攻堅任務,科學選題、深入調研,精心撰寫了10余件脫貧攻堅精品提案,并建立縣委、縣政府、縣政協領導領辦督辦重點提案的工作機制強化推動。其中,《關于進一步完善精準扶貧工作措施的建議》《關于加強金融系統網點建設的建議》《關于進一步規范和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全力推進精準扶貧的建議》等一批提案,有力推動了相關工作落地落實,得到較好吸收轉化。
(三)圍繞精準扶貧組織委員發言。在咸豐縣政協九屆二次會議上,有15名縣政協委員緊緊圍繞精準扶貧這個主題,分別從產業扶貧、教育扶貧、金融扶貧、鄉村旅游扶貧、激發內生動力等方面作“精準發言”,從各自的實踐中說“經驗”,從各自的思考中開“良方”,為我縣精準扶貧工作的深入開展,建言獻策。調研層次、規模、力度和覆蓋面,開創了歷屆政協之先,取得重要履職成果,為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智力支撐。
三、務實重行,多方匯聚攻堅之力
(一)全員上陣幫扶。自開展精準扶貧以來,縣政協黨組高度重視,精心部署,充分發揮牽頭作用,選派熟悉農業農村工作的政協機關委室負責人到村任第一書記,派出工作能力突出的政協干部為工作隊長和工作隊員,組建2支駐村扶貧工作隊,成立2個扶貧干部臨時黨支部,分別駐忠堡鎮廟梁子村、黃木坨村扎實開展駐村幫扶工作;組織33名機關干部與139戶455人結成“親戚”,開展捐一噸水泥、辦一件實事、解決一個問題、謀劃一個門路、對接一次愛心、整治一次環境“六個一”活動,做實結對幫扶、政策宣傳、教育引導、精準幫扶工作;先后多次組織開展送政策、送科技、送法律、送醫療、送文藝進萬家等活動,進一步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充實和豐富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實現物質和精神“雙脫貧”。通過幫扶,2017年重點貧困村廟梁子村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順利通過省級驗收,如期實現整村脫貧;黃木坨村脫貧成效得到鞏固。
(二)委員主動作為。為實現全縣政協委員結對幫扶全覆蓋,在全縣上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縣政協黨組把政協委員參與精準扶貧“為民、愛心、帶動”三大工程作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重要抓手,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凝聚了委員力量、奉獻了政協作為。2017年以來,全縣171名政協委員及17名政協工作者采取“1+4+X+X+1”的模式,共計幫扶459戶貧困戶,幫扶391名貧困學生,帶動66個專業合作社,辦成了一批困難群眾滿意、專業合作社受益的好事和難事。截止2017年12月,全縣政協委員及政協工作者緊扣脫貧攻堅目標,立足于履職盡責要求,服務于群眾所需所盼,共開展入戶2209次,制定幫扶(助、帶)措施1078條,幫助解決困難和問題592件,幫助落實項目180個,協調落實資金693.6萬元,委員及工作者個人捐贈資金51500元,捐贈糧油、肥料、書包、文具、書籍等一批生產、生活和學習用具共計17370元。
(三)力量多方凝聚。充分發揮政協聯系廣泛的優勢,加強與社會各界聯系,廣泛開展聯誼活動,通過多種途徑搭建平臺引資引智。在縣政協領導成員的領銜協調聯系對接下,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生物醫藥等一批投資近30億的新興發展項目落戶咸豐,咸豐新城、醫養結合三甲醫院等一批投資巨大的重點項目順利推進;積極動員非公經濟人士積極參與到脫貧攻堅行動,通過產業扶貧、電商扶貧、項目扶貧等多種形式,出實招、辦好事,幫助貧困群眾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實現互助共贏;主動下訪接訪,化解社會矛盾,多做維護穩定大局的事,廣泛凝聚全社會共識;注重與周邊比鄰省市地區同行交流互鑒,一年來,相互交流走訪20余次;積極參加鄂渝湘黔邊區聯系會議,共同開展調研視察,重點就武陵山片區發展全域旅游助推脫貧攻堅課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探討,圍繞爭取國家政策支持、加強片區內各地聯動協作發展等共商共謀,共同啟動編制片區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形成協調配合、互相促進的良好局面,加快了邊區脫貧攻堅的步伐。
(咸豐縣政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