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竹山縣政協始終堅持把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作為政協履職的一項重要經常性工作,通過廣辟信息來源渠道、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嚴把信息工作質量,不斷推進工作創新,取得了積極成效,連續7年被省、市政協評選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進單位。
一、“四項制度”壓實工作責任。一是建立任務分解制度。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意見》《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考核辦法》等制度,實行“一號工程”,由主席擔任組長,分管副主席牽頭總抓,秘書長具體負責,并建立由政協副主席聯系各專委會及各鄉鎮政協工作委員會,各專委會聯系本委及其界別委員,各鄉鎮政協聯系駐地委員的管理模式,年初下達任務,層層分解到單位到人,一級一級抓落實。二是建立課題分擔制度。堅持每季度召開骨干委員承擔社情民意課題座談會,將熱點、難點、焦點問題以課題形式分解到人。政協各參加單位、縣政協各專委會、縣政協委員和各鄉鎮政協作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責任主體,每月分擔具體工作任務,領題調研,深入實施。三是建立骨干帶動全員制度。注重培養骨干,發揮其帶頭帶動作用。把多年的政協委員、具有較強參政議政能力的同志發展為社情民意信息骨干。通過在政治上高看一眼,在工作上創造良好環境,在生活上關心照顧,發揮其熱心參政、善于調研、勇于建言的長處。同時,由這些骨干傳幫帶,對全縣政協委員、政協機關干部每年利用全體會議、常委擴大會議、主席會會議、機關學習會議等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業務學習和培訓,不斷提升委員理解把握政策能力、分析思考能力和參政議政能力,激發委員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的熱情。四是建立考核通報制度。把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與其他工作一起謀劃,納入縣政協年度工作計劃,寫入工作要點,明確目標任務。年終,將其作為各專委會、辦公室各科室和政協委員履職的重要內容進行考核,記入履職檔案。縣政協按半年通報各專委會和鄉鎮政協社情民意信息報送和采用情況,年終對表現優秀的單位和個人進行通報表彰。
二、“四種渠道”拓寬信息來源。一是通過會議集中收集。政協例會既是政協參政議政的主要形式,也是委員集中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重要渠道。全體會議期間,我們充分利用委員小組討論、大會發言,主動收集社情民意信息;常委會會議上,在委員發言后專門安排時間,交流討論常委收集到的社情民意信息情況;主席會議上,邀請有關委員和人士列席會議,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及時加以梳理,形成社情民意信息予以報送。去年以來,我們利用全會大會發言、常委會會議、主席會議收集社情民意信息達40余條。二是通過基層走訪個別收集。近年來,我縣政協結合工作實際,持續組織政協委員深入鄉村、企業、社區廣泛收集社情民意。如收集并整理出撰寫的《農村五保亟待關注》《農村宅基地亟待加強管理》信息,得到市縣主要領導批示并轉有關部門辦理。三是通過調研視察提案深入收集。政協的調研視察面向基層、面向群眾,能及時、真實地反映各界群眾的意愿和呼聲。對一些重要信息,特別是委員們在調研中形成的某些專項情況和建議、時效性和專業性強的意見和建議,以社情民意信息的形式報送黨政主要領導,往往能引起領導的重視,收到良好的效果。如,為進一步摸清我縣鈮稀土資源發展基礎,理清發展思路,服務黨政決策參考。縣政協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組建工作專班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形成的《關于開發竹山鈮稀土資源的建議》,被省政協評選為年度優秀提案,時任副省長甘榮坤作出批示,并轉省國土資源廳辦理。省國土資源廳相繼投入400萬元,安排省地勘基金部署實施鈮金礦調查評價項目,開展面積性調查評價工作。同時,認真歸納和轉化政協全會提案,形成了多件質量較高的社情民意。如《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的建議》《基層推行分級診療制度的建議》《關于加快十竹路建設的建議》的信息不僅得到省、市領導重視,而且還助推了一些問題得到解決。四是通過網絡媒體重點收集。通過媒體,曝光的關于市民反映的不少民生問題,從這些報道中深挖社情民意。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借助網絡反映社情民意,表達自身訴求,網民群體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股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縣政協構建了與媒體良好互動溝通的平臺,通過與縣宣傳部、電視臺、新聞辦建立互聯互通機制,促進了社情民意的通達。如針對網民關注的上庸鎮打造水上運動特色小鎮的問題,撰寫的《關于將上庸鎮打造為水上特色運動小鎮的建議》信息,得到省領導批示,并轉省旅游委、文體新廣局辦理。
三、“四種理念”提升信息質量。一是加強分析研判。縣政協注重對大量零星、孤立、具體的信息進行分析研判,善于捕捉、發現與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群眾利益、群眾情緒有關,帶有規律性、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形成有價值、有份量的信息,注重“原創”,避免“翻拍”。如針對全省脫易地扶貧搬遷存在的問題,通過系列調研活動,整理成《基層易地扶貧搬遷存在的問題及建議》等社情民意,省領導作出批示,省有關部門認真制定政策和措施,推動了問題有效解決。二是強化挖掘加工。縣政協著眼于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站在宏觀的角度,精心篩選信息。從微觀上發現信息點子,從宏觀上提煉信息主題;從全局上思考問題,站在決策者的角度來研判信息的價值,決定信息的取舍,進行信才急的加工。近年來,縣政協精心編報《社情民意》專刊,專送縣委、縣政府領導,其中《關于當前民事審判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關于進一步加強公共視頻監控系統建設的建議》等社情民意,黨委政府主要領導都十分重視,有關部門認真落實,取得重大實效。三是突出特色選題。縣政協注重反映信息的真實準確,保持生動鮮活,盡量原汁原味;堅持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既同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合拍、對路”,又突出新視野、新角度,注重建設性。如《基層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期盼》《農村“兩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存在“四難”》《涉農補貼“碎片化”亟需整合》《全省綠松石產業發展的建議》等一批被全國、省、市政協采用的社情民意,素材鮮活、特色鮮明。四是提升報送時效。縣政協始終樹立時間第一的意識,在事實的基礎上,從快采集、從快編寫、從快報送。特別是對熱點問題或是激化矛盾的苗頭性問題,第一時間傳遞至領導知曉,促進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同時,對于一些重要情況、重要意見,進行專題專報、連續報送,助推了相關問題得到解決。
(竹山縣政協 唐澤斌 張俊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