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火花、‘解剖麻雀’、解疑釋惑,要通過持續開展政協‘協商在一線’活動,群策群力推動青天村‘美麗鄉村’建設。”6月21日下午,在神農架林區政協“協商在一線”木魚鎮青天村民意交談會上,林區政協主席謝登峰總結點評。
今年5月,根據全國政協相關部署,湖北省政協決定在全省18個縣(市、區)政協開展“協商在一線”試點工作。5月23日,省政協在紅安縣召開試點工作動員會,要求試點縣級政協要發揮好政協在基層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切實肩負起“落實下去、凝聚起來”的政治責任。
目前,神農架“協商在一線”工作推進情況如何,透過林區政協委員聯系群眾工作室“協商在一線”聚焦木魚鎮青天村“美麗鄉村”活動,可見一斑。
走村入戶 委員們暢聽民意
6月的神農架不冷不燥,雨后山水如畫。在木魚鎮青天村生態移民小區青天袍茶村,農戶們忙完采茶季,迎來旅游季。
“您家有多少間客房?去年夏天經營情況如何,最近有沒有客人咨詢?”坐在小區居民王義的家里,謝登峰仔細詢問。
與謝登峰一起走訪的,還有木魚政協委員聯系群眾工作室的10多名委員,以及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和木魚鎮的相關工作人員。
“只有充分了解了群眾的發展意愿和發展現狀,才能更好為村里發展建言獻策。”謝登峰表示,此次“協商在一線”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讓委員們走進群眾,暢聽民意。
青天村毗鄰木魚鎮,是神農架專業茶葉種植村之一,該村青天袍茶,由于區域海拔高,在神農架茶葉中堪稱上品。但因地勢陡峭、村民居住散落、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落后等因素,村民守著茶園卻致不了富。從2016年到現在,村里110多戶茶農陸續下山進城,住進了統一規劃的青天袍茶村小區,95%以上村民開始經營農家旅游酒店。
“木魚鎮是林區旅游重鎮,旺季時節,鎮上一房難求,青天袍茶村小區有2000個床位的接待量,恰好可以緩解木魚鎮旺季時超負荷的接待壓力,村里也實現了從單一種茶到茶旅結合的產業調整。”木魚鎮黨委書記張興忠說。
“從茶農到旅游行業經營者,群眾身份跨度很大,思維轉變,需要引導。”參加本次活動的政協委員岳發號表示,“協商在一線”聚焦茶村轉型、發展,走進農家聽民意,對委員們凝聚智慧、指導茶村百姓轉變發展理念有現實意義。
委員們在茶村與群眾零距離交流,收獲滿滿民情。
廣開言路 話語權交給群眾
“在鴨子口游客集散中心換乘崗開設青天袍茶村旅游咨詢點,把村里的旅游資源、特色產品推介出去;在木魚公交線路上增加茶村站點,方便游客往來住宿……”群眾代表楊明華在“協商在一線”青天村民意交談會上開誠布公,為茶村旅游發展出謀劃策。
在走訪的基礎上,讓群眾和委員充分交談,是活動的第二個環節。
“布置會場時,采取‘回’字形座次,群眾代表和片區委員坐中間,面對面交流、唱主角,政協和木魚鎮的領導干部坐兩邊,傾聽、點評,會議室里少了行政風,打破層級排序,交流起來更輕松。”負責組織會議的政協工作人員劉榮平說。
圍繞村容村貌管理、旅游軟硬件提檔升級、茶旅特色融合發展等話題,在3個多小時的座談時間里,群眾和委員談觀點、提建議,碰撞火花,交換思想。
“我們要把社情民意帶回去,匯總本次交談會上的真知灼見,作為研究林區‘美麗鄉村’建設的‘干貨’, 提交黨委政府參考。”謝登峰提出。
打造試點 工作室發揮作用
“拓展‘政協委員聯系群眾工作室’內涵,通過‘工作室’把鄉鎮一級政協委員組織起來,實現委員履職組織化、抱成團。形成一個覆蓋全區各鄉鎮、聯動全體政協委員的知情明政平臺、一線協商平臺和聯系群眾平臺。”這是神農架林區政協“協商在一線”試點工作的目標任務。
2018年,林區政協啟動“政協委員聯系群眾工作室”試點工作,結合基層委員隊伍結構、履職基礎保障等方面的情況,將全區8個鄉鎮劃分為4個片區,分別組建松柏片區(松柏鎮、宋洛鄉)、木魚片區(木魚鎮、紅坪鎮)、陽日片區(陽日鎮、新華鎮)、大九湖片區(大九湖鎮、下谷坪土家族鄉)4個“政協委員聯系群眾工作室”。
根據方案設定,下一步還將對“工作室”進行掛牌公示,每月安排1至2名委員輪流牽頭組織開展集中履職活動,對接落實區級政協工作任務,探索豐富委員活動小組,分批組織委員進學校、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開展送政策、送服務、送溫暖、送愛心、送健康活動。
“不僅如此,我們還要通過‘工作室’模式,讓委員們常態化深入一線履職盡責,推動林區鄉村治理、助力鄉村振興。”林區政協副主席李立炎介紹,“工作室”還將統籌運用現有的鎮村治理網格、網絡、信息等平臺,深入推進政協委員“亮身份”活動,拓展委員“訪群眾”的深度,暢通群眾“找委員”的渠道,建立健全委員全面聯系界別群眾制度貼近百姓、從一線凝聚干事創業的民心與合力。
(神農架林區政協 倪高鋒 劉榮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