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江岸區政協常委會,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在服務大局中展現政協作為、在促進民生福祉中踐行為民宗旨,在增強團結民主中凝聚智慧力量,在加強自身建設中提升質量水平,有效發揮了人民政協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機構作用,凝心聚力,畫出基層社會治理的“同心圓”。
“委員進社區” 服務民生展作為
為進一步推動街道聯絡委和政協委員積極履職,更好服務于街道經濟社會發展,江岸區依托遍布全區的政協委員工作室,大力組織“委員進社區”活動。
舉辦街情講壇,讓委員在知情基礎上充分履職;邀請委員深入社區,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活動,組織“問政、問計、問需”見面會,引導委員提出建議和意見。
“委員進社區”活動的落地見效,離不開建章立制。
建立對口聯系制度,按照自愿方便原則,由街道聯絡委將轄區委員與社區、轄區企事業單位建立對口聯系;建立定期活動制度,各街道聯絡委全年組織不少于2次的調研視察活動;建立接待登記制度,各街道適時組織委員接待群眾并做好相關記載,通過邀約面談、隨機走訪、電話交談或網絡溝通等渠道,合理安排委員接待群眾的方式;建立委員工作檔案,各街道聯絡委統一建立委員履職檔案,區政協將此內容納入年終考評。
“協商在一線” 與民協商成果豐
眼下正在江岸區各街道社區火熱開展的“委員進社區”活動,讓政協委員成為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力量。
根據湖北省政協、武漢市政協的部署和工作要求,江岸區在百步亭社區進一步探索“協商在一線”試點,初步形成了與民協商、為民協商、服務群眾、服務基層社會治理的新路子。
議題確立居民說了算。轄區政協委員通過入戶走訪、發放議題征集表、召開座談會等方式,收集居民訴求。政協委員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行業特點和界別特色,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任務、社區民生熱點,向社區推薦議題。社區黨委根據自身工作需要,針對社區重大問題和涉及民生利益、社會穩定等重大事項確定議題,組織各界開展協商。
調查研究真正零距離。組織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社區干部、居民代表等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深入調研,實現多主體調研。從國家政策法規、相關部門職責、居民群眾呼聲等不同層次開展調研,確保多層次調研。通過圓桌座談、蹲點體驗、問卷調查等方式深入調研,實現多方式調研。
協商成果落地見效。針對社區自身能夠解決的問題,根據協商成果,形成社區公約;將具有普遍性的意見建議,以社情民意信息的形式報送至上級政協;對居民群眾反映的全局性情況、苗頭性問題、建設性意見、可操作性建議,形成提案議案交由相關職能部門辦理。
“界別活動月” 專業力量解難題
一面是深入基層訪民情;一面是聚合專業力量解難題。
江岸區政協發揮各界別在不同專業領域的智力、人才、資源優勢,通過深入開展“界別活動月”,引導每個政協界別聯合活動小組,結合各自特點和優勢,聚焦基層社會治理的重點、難點和居民關切點,開展界別協商。
近日,江岸區政協農工黨、醫藥衛生界聯合活動小組,圍繞深入推進江岸區醫養融合發展及創新推進家庭醫生簽約工作,組織開展界別活動。委員們走進四唯街道袁家社區醫養融合中心,聽取工作情況介紹,了解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建議。來自武漢市中心醫院、市八醫院、市兒童醫院的醫護人員還為社區居民送去義診服務。